次韵酬龚深甫二首(其一)

恩容楚老护松楸,复得一龚从我游。

讲肄剧谈兼祖谢,舞雩高蹈异求由。

北寻五柞故未憖,东挽三杨仍有樛。

陟巘降原从此始,但无瑶玉与君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恩泽宽宏如楚国老者般照拂松楸,再次有龚君陪伴我一同游览。
讲解学问深入且广泛,如同祖逖、谢安,舞雩台上高歌起舞,与求由不同。
向北寻找那生长了五柞的古树,却仍未满足,向东挽留三杨树,它们依然枝繁叶茂。
登高望远,下山游历从此开始,只是缺少美玉来装点你的旅程。

注释

恩容:恩惠和宽容。
楚老:比喻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龚:人名,这里指龚君。
讲肄:讲学,研讨。
祖谢:祖逖和谢安,均为古代著名学者。
舞雩:古代举行祈雨仪式的地方。
五柞:古代长度单位,此处形容古树之大。
樛:树木向下弯曲的样子,形容树木茂盛。
瑶玉:美玉,象征珍贵物品或美好事物。
君舟:比喻龚君的旅程或生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次韵酬龚深甫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自然山水间的和谐。

“恩容楚老护松楸”,这里的“恩容”指的是友人的恩情,“楚老”则是对朋友的一种亲昵称呼,表明他们之间的深厚关系。"护松楸"暗示了朋友对于自然之美的保护和珍视。

“复得一龚从我游”,“复得”意味着重新获得,而“一龚”可能是指另一位友人,“从我游”则表达了友人们愿意跟随诗人一起出行。

“讲肄剧谈兼祖谢,舞雩高蹈异求由。”这一句中,“讲肄剧谈”表现了对古代文献的探讨和学习,而“兼祖谢”可能是指与先辈名士谢安进行学术交流。"舞雩高蹈异求由"则描绘了一种超越寻常、追求非凡境界的情景。

“北寻五柞故未憖,东挽三杨仍有樛。”这里的“北寻五柞”和“东挽三杨”都是实地探访山水之美的行为,“故未憖”与“仍有樛”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描绘。

最后,“陟巘降原从此始,但无瑶玉与君舟。”"陟巘降原"描写了一种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的情形,"但无瑶玉与君舟"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华美的瑶玉,也没有豪华的船只,但却有这份山水间的真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友情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学问以及朋友情谊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汜水寄和甫

虎牢关下水逶迤,想汝飘然过此时。

洒血祇添波浪起,脱身难借羽翰追。

留连厚禄非朝隐,乖隔残年更土思。

已卜冶城三亩地,寄声知我有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二首(其二)

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

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上二首(其一)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

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

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亭晚眺

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砀閒。

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