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弥陀颂(其五)

众生苦海业坑深,不信因缘久溺沉。

闻得叉声方念佛,始知妻子老婆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念弥陀颂(其五)》由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苦海与信仰救赎的主题。

首句“众生苦海业坑深”,以“苦海”和“业坑”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苦难与罪孽深重,暗示了人们在世间轮回中所遭受的痛苦与束缚。接着,“不信因缘久溺沉”进一步强调了信仰缺失对个体心灵的长期侵蚀,如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生动地展现了无信仰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迷失状态。

后两句“闻得叉声方念佛,始知妻子老婆心”,则揭示了信仰的觉醒与转变过程。当人们听到某种特定的声音(此处的“叉声”可能象征着某种启示或警醒),才开始意识到念佛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家庭与世俗情感(“妻子老婆心”)的局限性与暂时性,进而寻求超越物质与情感束缚的精神解脱。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从世俗到超脱、从迷茫到觉悟的心路历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表达了对信仰救赎的深刻思考,以及从苦难中寻找解脱、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它不仅反映了佛教思想中关于因果、轮回与解脱的哲学理念,也蕴含了普遍的人性反思,即在面对生命困境时,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超越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念弥陀颂(其六)

不是山僧说是非,修行魔事要君知。

直须紧峭草鞋底,透过娑婆五欲池。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家中四威仪(其一)

家中行,寻常违顺不须争。

若知步步无阶级,何必莲华脚下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家中四威仪(其二)

家中住,早起开门夜闭户。

运水般柴莫倩人,方知佛是凡夫做。

形式: 古风

家中四威仪(其三)

家中坐,一室寥寥是什么。

灵光一点甚分明,何必青山寻达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