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其一)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乌云填补了青山的缺口,琴声消逝在漫长的白天。
海鸥消失在雨后的远处,蛇藏进了树林之中。
旅人长久在外,衣物常沾染尘土变黑,孩童的头发也因营养不足而半黄。
萤火虫多,邻居却稀少,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云:乌云。
补:填补。
青:青山。
山缺:缺口。
琴:琴声。
销:消逝。
白日:白天。
鸥:海鸥。
雨外:雨后远处。
没:消失。
蛇:蛇。
入:进入。
树间:树林中。
客:旅人。
久:长久。
衣:衣物。
常:常常。
黑:黑色。
童蛮:孩童。
发:头发。
半黄:半黄。
萤:萤火虫。
多:多。
邻舍:邻居。
少:少。
凄凉: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山林生活场景。"云补青山缺",形象地表达了山峦之间弥漫着浮动的云雾,如同在修补天然的缺口,营造出一片神秘的氛围。"琴销白日长"则透露出诗人独居时光的悠长,他可能是借琴声来消磨时间。

接下来的"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小动物们在风雨中寻找庇护的情景。它们的行为似乎与人类的隐居生活遥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避世的意境。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成长的观察。诗人身为游子,长期穿着的衣服渐渐变旧,而田野间的小虫也在季节更替中逐渐成长,这些细微之处反映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萤火虫的点点闪烁,恰似孤独生活中的唯一光亮,而四周寂静无人,就更加凸显出诗人的孤独与凄凉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54)

叶绍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字:嗣宗
  • 号:靖逸
  • 籍贯:处州龙泉

相关古诗词

葛天民隐居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

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

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赋葛天民栽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彷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山间老友壁

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

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

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

老去知禅味,松间试结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孙端甫别墅

幽居地僻少人知,野水春风枳树篱。

检历预寻移竹日,题墙闲记种花时。

堪嗤狡兔须三窟,只学鹪鹩占一枝。

净扫绿苔斟浊酒,邻家吹过野棠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