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牛多疫死

南海逸风如失性,东吴喘月不逢医。

一元祀典古所重,九谷民天命在斯。

真相柅车宁致问,族庖更刃亦焉施。

炎神厉鬼争为虐,渡虎消蝗复是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南海的清风仿佛失去了常态,东吴之地月亮的光芒也得不到疗愈。
祭祀天地的古老传统备受重视,百姓的福祉全在于此。
面对疑难之事,怎能轻易寻求答案?即使是技艺高超的厨师更换刀具,又有什么用呢?
烈日与恶鬼争相逞凶,谁能驱除猛虎和蝗灾呢?

注释

南海:指南方的海域。
逸风:异常或失去常态的风。
失性:失去常态或规律。
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喘月:形容月亮黯淡无光。
一元祀典:一年一次的重要祭祀仪式。
古所重:古代非常重视的事情。
九谷:泛指各种谷物,象征丰饶。
民天:百姓的福祉,天意。
真相:真实的疑难问题。
柅车:止住车轮,比喻解决问题。
族庖:一般的厨师,非专业者。
更刃:更换刀具。
炎神:烈日之神,象征炎热。
厉鬼:凶恶的鬼怪。
渡虎消蝗:驱赶老虎和消灭蝗虫,比喻解决灾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疫病流行、民生疾苦的画面,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灾难深重的感慨。南海逸风与东吴喘月,都是指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元祀典古所重,九谷民天命在斯,则表明了疫病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真相柅车宁致问,族庖更刃亦焉施,是诗人对于疫情严峻、求医无门的哀叹。炎神厉鬼争为虐,渡虎消蝗复是谁,则进一步强调了灾难的猛烈和无孔不入之势,以及人们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时的无助感。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深重,反映出古代社会在疫病流行时的悲惨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汉武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石殿丞通判濮州

龙虎游从分不疏,忽闻新命佐鱼符。

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

浮蚁酒浓频举白,折胶风劲好弯弧。

贤侯东道欢相得,期月民谣待裤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龙图阁会宴应制

册府藏书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论思。

中天召宴衢樽满,乙夜观文列象垂。

綵凤翩翻巢绮阁,灵龟夭矫冠金碑。

大风发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绩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休沐述怀寄秘阁钱少卿

风号电笑雨平阶,纨素微凉暗入怀。

昼枕乍成园吏梦,晨蔬聊学太常斋。

名惭引籍通丹地,心愧移文刻翠崖。

大隐金门犹自适,日亲方朔听诙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