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霁动江池色,春残一去游。
菰风生马足,槐雪滴人头。
北阙尘未起,南山青欲流。
如何多别地,却得醉汀洲。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的景象,天气刚好转晴,江池之色变得明媚。诗人在这个季节进行一次游览,感受到春意渐渐消逝。"菰风生马足"写出了草长莺飞的生机,而"槐雪滴人头"则是对细雨如同槐花瓣落的精致描绘。北阙之尘尚未扬起,南山之青意犹如流水一般。诗人在问自己,在这多变的别离之地,怎样才能找到那片刻的安宁,只得是醉心于汀洲之间。
诗中对比鲜明,景色交织,通过春末雪霁的奇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歧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
凿出江湖思,凉多□□间。
无风触微浪,半日□秋山。
客袖沙光满,船窗荻影闲。
时人见黄绶,应笑狎鸥还。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
况是分嵓眼,同来下石瓶。
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
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