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韵二首(其二)

菣可为炙啖,博哉释草儒。

奈何骚人咏,不与兰茝俱。

青青发陈荄,嫩胜稊生枯。

面柔似张禹,气冽如申屠。

忽逢易牙口,一日登君厨。

君兄昔在日,作事太廉隅。

宦游三十年,不治一室芜。

尝载米之郡,政如置水盂。

不义获八珍,弃之犹堇荼。

相对话终日,茗碗无盐酥。

见客惟恐迟,遇饭不择粗。

无食但有名,穷不亦宜乎。

我本寒素士,卧雪袁司徒。

臭味偶相似,岂是敦薄夫。

见君食蒿酱,取嘲于仕途。

和君蒿酱诗,缊袍随衣狐。

诗酱两情苦,此债无由逋。

蒿荻无弃材,奈此苍松株。

何当列铏瓮,一依飨礼图。

唯闻广廷乐,不见辕门鈇。

此日虽无酱,犹堪养羸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食物的品味与态度,以及与友人的交往细节。诗中通过对比“菣”(一种草本植物)的食用价值与“骚人”(诗人)对其吟咏的态度,揭示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接着,诗人以“青青发陈荄”、“面柔似张禹,气冽如申屠”等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食物的品质与人物性格的关联。

诗中提到的“易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厨师,此处借以比喻将“菣”烹调成美味佳肴的过程,暗示了食物从普通到精美的转变。通过“君兄昔在日,作事太廉隅”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节俭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

“宦游三十年,不治一室芜”、“尝载米之郡,政如置水盂”等句子,展现了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强调了他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注重内心的清正与廉洁。通过与友人的日常交往,“茗碗无盐酥”、“无食但有名,穷不亦宜乎”等描述,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态度的淡泊。

最后,诗人以“蒿酱”为题,通过与友人的互动,探讨了生活中的苦涩与乐趣,以及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诗酱两情苦,此债无由逋”表达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而“蒿荻无弃材,奈此苍松株”则寓意着即使身处逆境,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食物的审美与生活哲学的思考,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1)

麻九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一)

石华政可采,负我孤舟篷。

胡为红尘里,扰扰槐安宫。

山间绿萝月,一照千岩空。

洪崖去不返,清游谁与同。

空馀松根泉,杂佩流无穷。

人心堕泥滓,不如与天通。

举头视霄汉,浩露洗心胸。

形式: 古风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二)

日月两角蜗,天地一粒粟。

老盆可径醉,岂择瓦与玉。

大笑区中人,朱门丐粱肉。

清晓登少室,日夕眺王屋。

紫烟晞吾发,碧霞贮我腹。

溪中有白云,万事付濯足。

物物惬幽情,不独兰与菊。

形式: 古风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三)

南风入桂树,高叶碧峥嵘。

举手戏攀折,上与云烟撑。

黄金间白玉,遍地先晶荧。

笙箫坐间发,鸾鹤空中鸣。

浩歌山谷应,起舞衣裳轻。

一尊石上酒,如我浩气盈。

目送飞鸿尽,青云万里平。

形式: 古风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四)

国风久巳熄,如火不再然。

流为玉台咏,铅粉娇华年。

政须洗妖冶,八骏踏芝田。

青苔明月露,碧树凉风天。

尘土一一尽,象纬昭昭悬。

寂寥抱玉辨,争竞摇尾怜。

幸有元公子,不为常语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