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乐令/于飞乐

宝奁开,菱鉴静,一掏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

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

寻思前事,小屏风、巧画江南。怎空教、草解宜男。

柔桑暗、又过春蚕。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

幽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形式: 词牌: 于飞乐

翻译

打开华丽的首饰盒,静静映照出清澈的月亮。新妆容刚刚学习着增添花朵的色彩。
穿着蜀地的红色绣花衫,裙摆上双蝶图案,如同鸳鸯般恩爱。
回想往事,小屏风上细致描绘了江南的景色。怎能只让草木懂得宜男的寓意。
柔软的桑叶悄悄溜走,春天的蚕儿又开始了忙碌。此时正是阴晴不定的天气,夜晚的色彩也混杂其中。
期待的幽会信息,隐藏在曲折的小屋西边,透过碎裂的月光洒在帘幕上。

注释

宝奁:华丽的首饰盒。
菱鉴:菱形镜子。
清蟾:清澈的月亮。
蜀红衫:蜀地的红色绣花衫。
鹣鹣:比喻夫妻恩爱。
小屏风:小型屏风。
宜男:古人认为某些植物能带来男孩,象征生育。
柔桑:柔软的桑叶。
春蚕:春天的蚕。
阴晴天气: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暝色:夜晚的色彩。
幽期:秘密的约会。
曲房:弯曲的小屋。
碎月:破碎的月光。
筛帘:透过帘子洒落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春日里独自沉思的场景。开篇“宝奁开,菱鉴静,一掏清蟾”写出了她正在镜前整理容貌,准备化妆打扮。接着“新妆脸、旋学花添”表明她对美丽的追求和精心的装饰。穿着蜀红衫子,双蝶绣在衣上,她的服饰也透露出一种高雅与细腻。

“寻思前事,小屏风、巧画江南”则是她在回忆往昔,而小屏风和巧画江南似乎是在提醒她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诗中的“怎空教、草解宜男”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去情感的无奈和释然。

接下来的“柔桑暗、又过春蚕”描绘出春天到来,桑树成荫,而春蚕也在这时出现,但这一切都未能打断她的沉思。诗最后,“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幽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则是对她所处环境的描绘,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期待与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对氛围的营造,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春日里独自怀旧和憧憬的情景。这种情感的流露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山亭宴.湖亭宴别

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

小艇载人来,约尊酒、商量歧路。

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

水际见鹥凫,一对对、眠沙溆。西陵松柏青如故。

剪烟花、幽兰啼露。油壁间花骢,那禁得、风吹细雨。

饶他此后更思量,总莫似、当筵情绪。

镜面绿波平,照几度、人来去。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山亭宴慢/山亭宴.有美堂赠彦猷主人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

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落花荡漾愁空树。

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

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

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形式: 词牌: 山亭宴

凤栖梧/蝶恋花

密宴厌厌池馆暮。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

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东城杨柳东城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