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月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

东轩记待月,纵笔说性命。

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

文虽欧苏工,理至关洛定。

人心如明月,尘垢失清净。

雾收海气澄,天迥风力劲。

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

镜中双綵鸾,翔立请骖乘。

御宴影娥池,神飙忽吹醒。

鸾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

依旧碧潭心,无复琼楼兴。

韩郎固有言,仙人未贤圣。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东轩等待月亮升起,随意挥毫谈论生命的意义。
不只是不了解月亮,实际上也不明白生命的真谛。
文章虽然精巧如欧阳修和苏轼,但道理却关乎关中的洛阳学派。
人心如同明亮的月亮,只有去除尘埃才能保持纯净。
雾气消散,海面清澈,天空辽阔,风力强劲。
握着我的明珠,照亮这广阔如镜的世界。
镜中的双鸾对舞,邀请我一同乘坐。
如同在御宴的月影池边,神风忽然吹散了梦境。
鸾鸟在清晨的镜子中飞翔,龙沉睡在深渊的明珠之下。
我的心依然如碧潭般宁静,不再有琼楼瑶台的幻想。
韩郎曾有过言论,但仙人并非全知全能,尚未达到圣贤的境地。

注释

东轩:书房。
性命:生命的意义。
欧苏:指欧阳修和苏轼,均为著名文人。
关洛:指关中的洛阳地区,学术文化中心。
人心:人的内心。
雾收:雾气消散。
明珠:比喻珍贵的心灵或智慧。
大圆镜:比喻广阔的世界或宇宙。
双綵鸾:神话中的彩色鸾鸟。
御宴:皇家宴会。
琼楼:华丽的楼阁,常用来形容仙境。
韩郎:可能指某位人物,这里泛指。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者。
圣:道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题月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通过对月夜独坐、思考生命与性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首句“东轩记待月”点出诗人于东轩静待明月,随后的“纵笔说性命”则暗示他通过写作来探讨人生哲理。

诗人自谦“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承认自己在月光下对月亮和人性的理解仍有困惑。然而,他笔下的文字却如欧苏(欧阳修、苏轼)般工巧,所阐述的道理又深得关洛(指关学和洛学,宋代儒家学派)之精髓。他以“人心如明月”比喻人的本真,强调内在的纯净,而“尘垢失清净”则表达了去除杂念、回归本真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将自我比作明珠,借助月夜的澄清,试图照亮内心的镜子,寻找真理。镜中的景象象征着理想中的仙人世界,双彩鸾飞翔邀请他一同遨游。然而,随着“御宴影娥池,神飙忽吹醒”,诗人意识到这可能只是梦境,如同“鸾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仙境消失,现实中的碧潭之心依然宁静。

最后,诗人引用韩郎(韩愈)的言论,表达对仙人境界的理智认知,认为即使是仙人,也并非超越圣贤。整首诗通过月夜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性情和超凡境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态度。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题月汀图二首(其二)

露垂兰叶光,风翻藕花影。

滩前白鹭睡,夜半莫摇艇。

形式: 五言绝句

题月汀图二首(其一)

太阴水之精,浴水光愈洁。

常怪市中人,不识沙头月。

形式: 五言绝句

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笔锋谁入玄之玄。

水晶宫里佳公子,风流翰墨皆天然。

我评逸少非真逸,史载深谋并绝识。

独留茧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

名士由来赝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形式: 古风

题立斋不碍云山亭

英英山中云,苍苍云外山。

云山偃蹇若高士,不傍贵人门户间。

藕堂老人家四壁,诗句曾参浣花客。

一亭半落平畴外,拾尽乾坤眼犹窄。

樵歌断处起寒青,鸟影明边际空碧。

玉鸾不入巫阳梦,满榻凝尘室生白。

昨宵础润卜雨来,岸巾栏角小徘徊。

忽然一片黑模糊,失却万丈青崔嵬。

有风飒然起林薄,如觉天日徐徐开。

推窗看山色如故,断云飘零不知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