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笔锋谁入玄之玄。

水晶宫里佳公子,风流翰墨皆天然。

我评逸少非真逸,史载深谋并绝识。

独留茧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

名士由来赝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对王复初收藏的王羲之临摹《禊帖》的题跋。诗中首先赞叹了昭陵玉函中这件珍贵文物的流传,以及它与开平经的时间跨度,暗示其历史价值。接着,诗人将书法艺术比作仙道,赞美王羲之的笔法精湛,犹如水晶宫中的翩翩公子,其作品自然流畅,风流倜傥。

诗人认为,虽然王羲之被誉为“逸少”,但他的成就并非仅限于书法技艺,他的深思熟虑和超凡见识同样值得称道。他强调王羲之的作品虽被世人珍视,但其中可能蕴含着掩盖美德的成分,暗示艺术成就有时可能掩盖了个人品性。

最后,诗人以名士易仿冒为引,指出真正的艺术才华难以复制,而王羲之的遗风在稽山竹林间得以流传,修竹象征着永恒的春天,表达了对这位书法大家的敬仰和对其作品流传后世的欣慰。整首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敬重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题立斋不碍云山亭

英英山中云,苍苍云外山。

云山偃蹇若高士,不傍贵人门户间。

藕堂老人家四壁,诗句曾参浣花客。

一亭半落平畴外,拾尽乾坤眼犹窄。

樵歌断处起寒青,鸟影明边际空碧。

玉鸾不入巫阳梦,满榻凝尘室生白。

昨宵础润卜雨来,岸巾栏角小徘徊。

忽然一片黑模糊,失却万丈青崔嵬。

有风飒然起林薄,如觉天日徐徐开。

推窗看山色如故,断云飘零不知处。

形式: 古风

题刘晦卿月楼图并饯秋闱之行仍不犯月楼字

君不见刘越石,晋阳铁骑围城急。

一声长啸震山谷,抛弓散走群儿泣。

又不见庾元规,武昌僚佐相追随。

坐据胡床夜笑语,不知宾主竟为谁。

枕戈待旦成何事,终让著鞭先士稚。

况复西风尘污人,茂宏举扇思还第。

嗟嗟二子逢世乱,误长清谈空致患。

争如今夕倚阑人,一生饱吃升平饭。

百城桴鼓夜不鸣,万里山川秋愈明。

黄鹤孤飞白鸥睡,捲帘露气下三更。

初听笛声何激烈,再听书声更清越。

素娥密约无人知,今秋丹桂来先折。

形式: 古风

题百雁图

青天一张纸,群雁飞来远。

秋渚芦潇潇,徘徊下清浅。

若烹不能鸣,一一俱不免。

形式: 古风

题宋学古九天玄女数自云其师钟尧臣得之襄城柳下老翁所授

天九积阳数,玄女夫何为。

广陵亦健将,乃惑一用之。

彼术信诞谩,此遇尤希奇。

珍重柳下翁,仙隐未可知。

言天以人證,言数以理推。

守正死不避,居贞凶可移。

尧富与尧寿,此理始无私。

颜贫与颜夭,此性终无亏。

姑慎君子术,勿与老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