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客还自建昌

埘鸡初戒曙,关吏已开晨。

饬徒临迥陌,振楫发长津。

四郊盛阴气,千里塞惊尘。

艰难将使命,骚屑作行人。

时值秋冬交,道经吴楚分。

昔出方祃师,今还已归军。

威迟良马劳,悽恻仆御勤。

王事不可淹,谁知君苦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使客还自建昌》描绘了一位使者在秋冬之交,从建昌返回途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劳顿。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使者在长途跋涉中的疲惫与对家人的思念。

首句“埘鸡初戒曙,关吏已开晨”,以鸡鸣报晓和关吏开启城门的景象,勾勒出使者清晨启程的场景,透露出旅途的匆忙与紧张。接着,“饬徒临迥陌,振楫发长津”两句,描绘了使者率领随从踏上漫长道路,乘船渡过宽阔河流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遥远与艰难。

“四郊盛阴气,千里塞惊尘”则通过描述四周弥漫的阴冷气息和远处尘土飞扬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恶劣环境。而“艰难将使命,骚屑作行人”则直接点明了使者肩负重任,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需坚守职责,行走在路上。

“时值秋冬交,道经吴楚分”一句,不仅交代了季节与地理背景,也暗示了旅程的跨度之大,以及穿越不同地域所带来的文化差异与挑战。接下来,“昔出方祃师,今还已归军”两句,通过对比昔日出征与今日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慨,以及对国家使命的忠诚与奉献。

“威迟良马劳,悽恻仆御勤”描绘了使者与随从在旅途中共同面对的劳顿与疲惫,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王事不可淹,谁知君苦辛”则表达了对使者及其随从辛勤付出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事务紧迫性的理解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使者旅途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外交官在履行使命过程中的艰辛与牺牲,以及他们对国家责任的深刻认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同子充浚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

穷年厌喧嚣,今晨惬游衍。

岂伊清旷怀,直为朋知展。

指涂阳已升,入谷光未显。

涉流既百折,寻山亦千转。

停策树频倚,攀林芳屡搴。

路夷始出幽,山暝复凌缅。

佛庐既栖薄,僧榻聊息偃。

地僻心自怡,俗远虑乃遣。

明发有佳趣,胜处将历践。

形式: 古风

双剑篇

君不见干将冶铁铁不流,镆邪遇之剪指投。

赫然鍊成双宝剑,遂匿其阳以阴献。

雌雄离隔经几年,一朝飞堕君侯前。

乃知神物不虚授,必待英豪始联偶。

从今永近君侯身,玉头珠口相鲜新。

韬里束来白鹇尾,匣中藏却绿龟鳞。

遭时未息干戈事,且为君侯充武备。

黑犀中断未为奇,白蛇夜斩方称利。

五山精,六金英。

也曾埋没豫章城,时时紫气斗间明。

占者已知吾国兴,君侯佩之可千龄。

形式: 古风

秦镜歌

玉之荣,石之英,光莹岂若秋金精。

秋金之精铸镜成,良工锡以银华名。

银华颜色如霜雪,携向秦宫叹奇绝。

珊瑚台上吐菱花,玳瑁匣中生明月。

夜筹已竭晓筹终,宫女对之难为容。

云鬟被首黛渝色,我貌如心不堪饰。

早知鉴心如鉴貌,汉兵敢犯咸阳道。

咸阳汉殿空中立,秦镜团团昼飞入,至今鬼母夜深泣。

形式: 古风

除夜客中

岁月遽如许,蹉跎老却人。

一年惟此夜,明日又逢春。

湖海未归客,风尘多病身。

感时浑不寐,灯火独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