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贾仲远还浮溪猥藁之什

我家浮溪溪水头,一褐一裘聊玩世。

谁教去踏晓鼓朝,也学儿童攻偶俪。

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

两年漂泊万里馀,老矣始于鱼得计。

欣逢贾傅古湘口,城郭虽非人物是。

连台拗倒时一醉,醉后还为五禽戏。

慇勤为我出新诗,金石因声泉涌思。

年来处处饱葵苋,染鼎忽惊尝异味。

荷花开已三四红,有酒无过行乐耳。

与公同嚼三百杯,莫负便便五经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次韵贾仲远还浮溪猥藁之什》。诗中描绘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情感,以及与友人贾仲远相聚时的欢愉场景。

首句“我家浮溪溪水头”,点明了居住地,随后“一褐一裘聊玩世”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谁教去踏晓鼓朝,也学儿童攻偶俪”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自我调适。

“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回忆往昔官场生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两年漂泊万里馀,老矣始于鱼得计”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晚年安定生活的满足。

“欣逢贾傅古湘口,城郭虽非人物是”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虽然环境变了,但人情依旧。“连台拗倒时一醉,醉后还为五禽戏”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畅饮与游戏,体现了生活的乐趣与自由。

“慇勤为我出新诗,金石因声泉涌思”表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歌创作带来的灵感。“年来处处饱葵苋,染鼎忽惊尝异味”通过食物的变化,反映了生活的变迁与对新事物的好奇。

最后,“荷花开已三四红,有酒无过行乐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在酒宴上的尽情享受。“与公同嚼三百杯,莫负便便五经笥”则是对友情与知识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与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即事

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

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

宫厨蔗浆若可挹,炎官火伞那复张。

夜寒更踏松桂影,马头新月明于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董禹川饷墨

徂徕老松蔽百牛,输膏败乳来中州。

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

范成秋天翔紫凤,裁作古虚悬苍球。

匹夫被褐知者少,江都老相千金收。

养之怀袖作叹息,平生长物胡为留。

分张好事亦及我,摩挲未语心先谋。

明光起草正须子,一挥坐遣千人休。

嗟予老矣安用此,谁能细字书蝇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汴中书事三首(其一)

永日钩帘坐,乘流颇自怡。

手邀飞絮住,目送远花移。

官牒吾何有,邮签汝漫知。

关心淹速事,无复少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汴中书事三首(其二)

既雨堤仍注,无风浪更扬。

麦登孤市沸,榆老半川凉。

击汰吴侬勇,传掫楚戍荒。

秖应今夜月,儿女话他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