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多寒易雨。春事都相误。愁过黄昏无著处。
宝篆烧残香缕。低鬟暗摘明珰。罗巾挹损残妆。
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凄凉的氛围和个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首句“多寒易雨”直接设定了一个阴冷且多变的春天气候,接着“春事都相误”则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应有的欢愉与期待都被打乱,无法达成。
第三句“愁过黄昏无著处”,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这份忧虑随着日落而加剧,却又找不到寄托之所。接下来的“宝篆烧残香缕”则是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哀悼,宝篆象征着珍贵,而燃烧的香气已经所剩无几。
“低鬟暗摘明珰”一句,诗人通过低头偷偷摘取珠玉的动作,传达了一种私密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情。紧接着的是“罗巾挹损残妆”,这里的罗巾可能象征着女性的装饰,而挹损则是指时间流逝带来的毁坏和遗忘。
最后两句“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中,檐外的风铃声如同玉石相击,清脆而凄厉,而这种声音却像是丁零作响的钟声一样,撕裂了人的内心。这里的“人肠”可以理解为人之情感深处,被敲打得支离破碎。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阴冷多雨、花事难以如愿达成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美好记忆即将消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语言优美,意境凄清,是一首表达深邃情感的佳作。
不详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楼外夕阳芳草路。
今夜短亭何处。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
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
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
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畏暑闲寻湖上径。雨丝断送凉成阵。
风里芙蓉斜不整。沈红影。约回萍叶波心静。
催唤吴姬迎小艇。妆花烛焰明相映。
饮到夜阑人却醒。风雨定。欲归更把阑干凭。
鉴水稽山尘不染。归来贺老身强健。
有客跨鲸游汗漫。留羽扇。玉船取酒青鸾劝。
莫恨飞花容易散。仙家风味何曾减。
春色一壶丹九转。堪为伴。雕梁幸有轻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