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花月楼

春风夜飞招月檄,檄月司花月供职。

月落千娇百媚丛,诸花为月妍为容。

楼东月照楼西皎,楼西月向楼东笑。

月与花戏天中流,花与月浴江中浮。

月皆不管春风怒,花为月歌为月舞。

舞者媚绿歌娇红,争怜妒宠惊春风。

出有入无多变异,花竟不晓月之意。

江花恼天天花愁,东楼月掩西楼羞。

花亦自睡花自醉,月倦欲归归未至。

却缘晓钟呼月回,月回花醒花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月下花园图景,通过对月光与花朵间嬉戏的情形进行了细腻刻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巧的辞藻,把握住了春风、月亮、花卉之间的微妙关系。

开篇“春风夜飞招月檄,檄月司花月供职”两句,就已经设定了诗歌的情境:在一个春夜里,春风轻拂,仿佛召唤着月光与花朵进行一场神秘的舞会。月亮似乎拥有使役花卉的力量,而花朵则以其妍丽的姿态回应这轮明月。

接着,“楼东月照楼西皎,楼西月向楼东笑”进一步渲染了月光在夜空中流动、穿梭于楼阁之间的情景。月亮不仅仅是静止的,它还能引发花朵间的互动和欢愉。

“月与花戏天中流,花与月浴江中浮”则把这种情境推向了极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仙境般的美好。月亮与花卉在空中和水面上共同嬉戏,这种描写充满了诗意。

“月皆不管春风怒,花为月歌为月舞”显示出即便是春风也无法干涉这场由月光主导的盛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朵们为月亮起舞唱歌。这种设定增添了诗中情感的深度。

“舞者媚绿歌娇红,争怜妒宠惊春风”一句,则通过对色彩和动作的描绘,把握住了花朵们在月光下的姿态,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竞相斗艳的情景。

然而,“出有入无多变异,花竟不晓月之意”一句却引出了一个转折点。花朵虽然被月光所吸引,但终究不能完全理解月亮的意志,这里隐含了一种人与自然、心灵与世界之间无法彻底沟通的哀愁。

接下来的“江花恼天天花愁,东楼月掩西楼羞”则把这种哀愁转化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花朵在夜里因为月亮而生出忧愁,而楼上的月光似乎也感到了一种羞涩。

最后,“花亦自睡花自醉,月倦欲归归未至”一句,则描绘出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花朵们在月光下沉浸,直到自己沉醉,而月亮虽然有些疲惫,但最终并没有完全离开。

“却缘晓钟呼月回,月回花醒花不知”这两句,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结束了诗歌。晨钟敲响,月亮似乎被唤回到了夜空,而花朵们则在睡梦中苏醒,却已经忘记了与月亮共舞的一切。这不仅是对一场梦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易逝、美好瞬间难以长存的深刻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动人的夜景,同时也触及到了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无常。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王仙君谶

持蠡一酌白龟泉,滋味有若醍醐然。

白龟上合玄武精,碧溜甃玉寒涓涓。

何人汲水灌皂木,树必开花趁春绿。

前人遗谶人不知,皂木本应奎娄宿。

金水木火结成丹,复用真土筑为坛。

阿谁会此造化机,千日药成登云端。

形式: 古风

玉涧桥

长虹饮玉涧,飞下苍松湾。

高僧一指呼,蜿蜒依青山。

涧底绿水寒,倒影卧波间。

行人此驻锡,直透赵州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白莲诗

渊明归西天,不作东林社。

不见张昌宗,无人举此话。

谁家栽绿荷,薰风漾碧波。

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

嫣然冷无语,冰肌卧晓雨。

东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

一点天然香,随风入画堂。

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郎。

忽然心绪变,如睹佳人面。

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形式: 古风

立秋有怀陈上舍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