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诗

虎踞龙蟠古帝阊,湖山虽歇尚苍苍。

微茫无数前朝迹,叠嶂长江绕建康。

下关浦口水悠悠,阛市东南占上流。

狮子山头白门路,兵旗不似阅江楼。

残泉犹有五龙澄,四角皇城剩两棱。

游遍帝乡如驿传,明宫过后过明陵。

一路青青叫画眉,朝阳门外柳如丝。

马蹄踏过钟山背,何处昭明饮马池。

朱雀桥空古色稀,燕飞不见旧乌衣。

秦淮桃叶流如故,画舫青溪日暮归。

废苑荒台感不禁,青溪流水到而今。

祇馀一曲残杨柳,无复当年九曲深。

无数遥峰对近鬟,楼头青压水西关。

南唐风景今安在,一簇清凉寺里山。

寓公好事有袁郎,士女风流映小仓。

今日随园鸿爪尽,茫茫二十四云房。

孤冷偏能耐久留,一层半亩在山头。

随园不及龚高士,残照秋风扫叶楼。

东吴阅后又南朝,淮色山光两寂寥。

故国周遭都已渺,石头城去大江遥。

形式: 古风

鉴赏

《金陵杂诗》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组描绘南京(古称金陵)历史变迁与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以下为其中几首的赏析:

1. **虎踞龙蟠古帝阊**:开篇以“虎踞龙蟠”形容南京的地理形势,寓意其雄伟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都。此句既点明了南京的历史地位,也预示了后续诗句将展开的历史与自然景观的交织。

2. **湖山虽歇尚苍苍**:此句描绘了虽然历史的辉煌可能已不再,但自然山水依然苍翠,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3. **下关浦口水悠悠**:通过“悠悠”二字,生动地描绘了下关浦口的水波不兴,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同时也暗含历史的悠长与变迁的深沉。

4. **兵旗不似阅江楼**:对比“兵旗”与“阅江楼”,前者代表战争与动荡,后者则象征和平与文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景象的向往。

5. **残泉犹有五龙澄**:此句描绘了五龙井的泉水依然清澈,象征着历史的痕迹虽已斑驳,但某些美好与纯净仍然留存。

6. **朱雀桥空古色稀**:朱雀桥是南京的重要地标之一,此处描述桥面空旷,古色渐淡,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

7. **秦淮桃叶流如故**:秦淮河畔的桃叶依旧飘落,如同往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循环不变的感慨。

8. **寓公好事有袁郎**:提到袁枚,即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此处或指其在南京的寓居生活,反映了文人墨客与南京这座城市的深厚情缘。

9. **随园不及龚高士**:随园是袁枚的私家园林,此处与龚自珍相比较,表达了对龚自珍才华与人格的高度评价。

10. **东吴阅后又南朝**:从东吴到南朝,南京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此句概括了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历史变迁。

11. **石头城去大江遥**: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此处描述其远离大江,既有地理上的距离,也隐喻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整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京作为古都的独特魅力与历史沧桑,以及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乌江口望见霸王山及庙

渡江八千人,垓下一朝散。

舣舟此上流,虞兮终古怨。

谁知阅世后,威烈空山冠。

庙貌凛千秋,灵风凭两岸。

长陵土一抔,项庙江东半。

韩弓久已藏,楚歌今长叹。

乌骓亦馨香,不同炎火断。

缅想入关时,诸侯掌上玩。

鸿门公大度,鸿沟汉首叛。

本纪立当时,公论早应判。

狄相事金轮,正气亦有限。

土木施炎威,檄公何乃谩。

我舟去如风,无由一荐盥。

回首望三山,霭霭隐霄汉。

形式: 古风

过牛渚江

吴楚争长岸,孙策攻刘繇。

晋隋及宋明,战此如鸿沟。

叠巘连江起,一水亘扬州。

白月青天夜,飏帆白鹭洲。

岂不生山色,亦壮大江秋。

如何古迄今,系缆为战陬。

烽火拥江水,列戍海山头。

历阳与丹阳,南北阅边愁。

维昔谢将军,听诗上孤舟。

温峤然犀过,照见水府幽。

此事差可意,牛渚长悠悠。

我今坐轮舶,幸未惊蛟虬。

溯流至采石,喜见谪仙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眺采石矶

赤城云霞起层峤,采石青山最佳峭。

中有锦袍谪仙居,外有韎韐将军庙。

临江作步如虹悬,长江渺渺波浸天。

群峰插岸相后先,艨艟衔尾舳舻旋。

青绿云山挂眼前,此时此景谁能迁。

所恨兵来多渡此,战争间续三千年。

东吴南朝迄南宋,常开平又奋戈船。

毓麟堂下馀废垒,然犀渚上生寒烟。

此时采石黯无色,迄今何幸留清妍。

彭杨水师靖湖海,采石江边祠堂在。

何如长庚捉月亭,魂魄山川长不改。

尝闻萧尺木,曾画李白楼。

匡庐衡岳落素壁,东岱西蜀连云浮。

此景足助青山色,此画青山留不得。

惟馀赭岸蘸横江,永与青山障采石。

我来无事溯江行,一棹长风万里轻。

船头已向蟂矶去,船后才从牛渚经。

何当待月清秋夜,

形式: 古风

看天门山(其一)

出云楼阁压晴漪,两岸青山又一时。

采石矶头行客远,日边江上望蛾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