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送春词

记棠阴睡稳,画烛冷、东风摇夕。

燕莺泥人,瑶阶春布席。湿唾犹碧。

看看飞红尽,暗中熏染,飏柳丝盈尺。

波光潋滟仙源隔。袖手危阑,停车短陌。

依然段家桥侧。甚愁霏一片,催酿离色。单衣寒恻。

听鹃声正急。帝子魂归否,清泪滴。名花便拟倾国。

柰沈香倚罢,药阑苔积。歌尘黦、缕金谁惜。

寥落似、十载长门闭雨,翠娥头白。

酴醾艳、窥向帘隙。恐晓钟、唤醒梨云梦,留香未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鉴赏

这首《六丑·送春词》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开篇“记棠阴睡稳”,以“棠阴”象征春天的宁静与生机,暗示春日的慵懒与安逸。接着“画烛冷、东风摇夕”,通过烛火的冷寂与东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预示着春将逝去。

“燕莺泥人,瑶阶春布席”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燕子与黄莺在春日里嬉戏的情景,以及瑶阶上铺设的春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湿唾犹碧”一句,以“湿唾”比喻春雨,虽为碧绿,却也暗示了春雨的湿润与短暂,预示着春的消逝。

“看看飞红尽,暗中熏染,飏柳丝盈尺”三句,通过“飞红”、“暗中熏染”和“柳丝盈尺”的描写,展现了春花凋零、柳叶繁茂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凄美与哀愁。

“波光潋滟仙源隔”一句,以“仙源”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与现实的波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接下来的“袖手危阑,停车短陌”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与环境的静谧,表现了主人公面对春逝的无奈与伤感。

“依然段家桥侧”一句,点明地点,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甚愁霏一片,催酿离色”两句,以“愁霏”和“离色”表达对离别的愁绪与对春逝的惋惜。

“单衣寒恻”一句,通过主人公的穿着与感受,进一步强调了春末的寒冷与季节的更替。紧接着的“听鹃声正急”一句,以“鹃声”(杜鹃啼叫)的急促,象征着时间的紧迫与离别的临近。

“帝子魂归否,清泪滴”两句,以神话传说中的帝子(如屈原)的魂归,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同时通过“清泪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与思念。

“名花便拟倾国”一句,以“名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然而,“柰沈香倚罢,药阑苔积”两句,通过“沈香”(香料)的使用与“药阑”(药草种植的地方)的荒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无奈与遗憾。

“歌尘黦、缕金谁惜”两句,以“歌尘”(歌声飘散的痕迹)和“缕金”(绣有金线的衣物)的消失,表达了对美好记忆与艺术作品的怀念与惋惜。

最后,“寥落似、十载长门闭雨,翠娥头白”一句,以“长门”(汉武帝皇后陈阿娇被幽禁的地方)的典故,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与人生的沧桑。而“酴醾艳、窥向帘隙”一句,通过“酴醾”(一种花卉)的艳丽与“窥向帘隙”(从帘缝中偷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恐晓钟、唤醒梨云梦,留香未得”两句,以“晓钟”(清晨的钟声)唤醒梦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无法留住美好时光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春末景象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离别的哀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沉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蕴。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挽檗子

野云冉冉孤飞,隔花暗引春星坠。

诗愁怎遣,斜晖半敛,玉觞微醉。

载梦横塘,听秋松浦,赋情多丽。

奈重阳渐近,商飙骤紧,邻家笛,声凄异。

休道文章信美。祗天涯、羁魂归未。

桂堂昨夜,月明依旧,银屏无睡。

杵断舂希,霜繁花尽,怨吟山鬼。

问成连去后,天风海雨,甚人间世。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高阳台

疏雨延秋,荒烟接水,池荷不见残红。

眉黛谁描,新愁镇锁遥峰。

星辰昨夜浑疑梦,况梦回、啼蟀声中。

记当时、门外垂杨,曾系青骢。

何人换谱伊凉调,任邻家箫鼓,曼衍鱼龙。

月被云妨,孤吟翻恼琼钟。

蜡盘泪注鼍更转,引素商、一杵霜钟。

怕明朝、特地惊寒,悽断征鸿。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徵招.天宁寺登高,循银湾而返

扬鞭却指银湾路,荷香旧沾衣袂。

雁背是斜阳,换西风人世。客尘浑未洗。

正回首、白云无际。帽影欹寒,角声催晚,满襟诗思。

眼底惯逢迎,卢沟外、滔滔乱流东逝。

万古此西山,拥愁鬓如睡。菊丛今日泪。

漫枨触、故园心事。楚天远,脉脉秋魂,被暮鸦呼起。

形式: 词牌: 徵招

洞仙歌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弱柳千条为谁舞。

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

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

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