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阳幕

废囿孝王国,离宫天子都。

古今虽且异,文物未尝无。

族有栽槐美,名从得桂殊。

应闻汉丞相,待士倒樽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废弃的皇家园林,曾是天子的居所。
古今时代虽然变迁,但礼制文物依然存在。
家族因种植槐树而声名远扬,名号因获得桂冠而独特。
应当听说汉朝丞相,对待贤士的盛情款待。

注释

废囿:废弃的皇家园林。
孝王国:古代对天子封地的一种称呼。
离宫:皇帝的别宫。
天子都:天子的首都。
古今:古今时代。
文物:指古代的文化和礼制。
未尝:未曾。
族:家族。
栽槐美:种植槐树以示美德。
名从:名号由此而来。
得桂殊:获得桂冠,象征显赫。
汉丞相:汉代的丞相。
待士:对待贤士。
倒樽壶:倒酒以示敬意,形容热情款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阳幕》。诗中,诗人以废旧皇家园林“废囿孝王国”和昔日皇家宫殿“离宫天子都”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时代不同,但文化与文物依然存在,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接着,诗人提及“栽槐美”和“得桂殊”的典故,象征着王正卿此行的荣耀与期望,暗示他将如同古代贤士一般受到地方官署的礼遇。最后,诗人以汉代丞相礼贤下士的故事收尾,寄寓了对王正卿能够以德才服人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深厚祝愿。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送王安之太博归西京

闻君梦慈亲,手把青玉佩。

循环念归期,月已九弦晦。

既寤心悁悁,面垢不暇颒。

屈指必春还,忽焉朱火代。

梦兆且差池,决去河可能。

昨来理恩典,佐州令近塞。

雁门适有乏,求往苦言碍。

曰惟都督雄,岂付小邦倅。

乃知仕宦难,分寸肯少贷。

遂乞回洛阳,拜省慰忧爱。

除补不应欺,圣时公道在。

幸存旧郭园,重种满畦菜。

上为北堂欢,间与良士对。

此实贤者为,赠行因以载。

形式: 古风

送王巡检之定海

休淬鸊鹈剑,休调鹊血弓。

平时自壮大,何所立战功。

得兵不满百,防寇沧海东。

驾船如飞鹘,出入巨浪中。

苟能勇于此,遇敌无废忠。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隐侯没来久,八咏无继作。

星宿少光芒,虹霓挂楼角。

迩来数百年,才彦森台阁。

君平请是行,有意在岩壑。

手持能赋笔,势似强弩彍。

会待东南风,芬然传蕙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