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忽然间车马来临,原来是荆州的长官。
进入厅堂交谈往事,那些旧事如梦似幻。
分别已超过二十年,今日重逢才两人。
我们的地位和礼节都不同,年纪和头发却能颠倒。
只问我有什么,为何唯独不怀念往昔。
我斗胆告知你,我坚守愚拙之道,从未曲意逢迎。
即将前往岘山,那里有羊公的庙宇留存。
有时会吹箫击鼓祭奠,他的道德令人景仰。

注释

车骑:车队和骑兵。
荆州长:荆州的长官。
堂:厅堂。
陈事:讲述过去的事情。
二十年:长时间。
始两:只有两人。
爵位异:地位不同。
齿发:年纪和头发。
下上:上下颠倒。
爱:怀念。
曩:从前。
守拙愚:坚守愚拙。
枉:曲意逢迎。
岘山:地名,有羊公庙。
存庙像:庙宇留存。
箫鼓:乐器。
奠:祭奠。
道德:品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好友王龙图源叔前往襄阳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突然到来的惊喜,以及对两人久别重逢的感慨。诗人提到王龙图官职提升,礼仪等级不同,但友情不受这些改变影响,他关心的是朋友是否还记得过去的交往。诗人自谦守拙,表示自己并未因地位变化而改变对待友情的态度。最后,诗人预告将来会在岘山凭吊羊公(羊祜)的庙宇,表达对高尚道德的敬仰,并期待与友人共享这样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传统美德的崇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安之太博归西京

闻君梦慈亲,手把青玉佩。

循环念归期,月已九弦晦。

既寤心悁悁,面垢不暇颒。

屈指必春还,忽焉朱火代。

梦兆且差池,决去河可能。

昨来理恩典,佐州令近塞。

雁门适有乏,求往苦言碍。

曰惟都督雄,岂付小邦倅。

乃知仕宦难,分寸肯少贷。

遂乞回洛阳,拜省慰忧爱。

除补不应欺,圣时公道在。

幸存旧郭园,重种满畦菜。

上为北堂欢,间与良士对。

此实贤者为,赠行因以载。

形式: 古风

送王巡检之定海

休淬鸊鹈剑,休调鹊血弓。

平时自壮大,何所立战功。

得兵不满百,防寇沧海东。

驾船如飞鹘,出入巨浪中。

苟能勇于此,遇敌无废忠。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隐侯没来久,八咏无继作。

星宿少光芒,虹霓挂楼角。

迩来数百年,才彦森台阁。

君平请是行,有意在岩壑。

手持能赋笔,势似强弩彍。

会待东南风,芬然传蕙若。

形式: 古风

送王克宪奉职之彭泽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

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

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

江上定多闲,疏阴就箕踞。

形式: 古风 押[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