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
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圩田词·其七》。首句“儿郎辛苦莫呼天”表达了对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同情和赞赏之情,意在劝慰那些为农业生产操劳的人们,不必怨天尤人,只需安心耕耘。第二句“一日修圩一岁眠”则指出每年的辛勤耕作与一年一度的收获休息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农事循环往复的规律。
第三句“六七月头无点雨”描绘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初期,大地渴望着雨水的场景。末句“试登高处望圩田”则是诗人从一个较高的视角去观察那些正在耕作的圩田,通过这样的动作表达了对农事的关注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希望,以及自然界季节更迭的景象。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关心,以及对于土地丰饶、农事兴隆的美好愿望。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古来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绿杨走入水中央。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觉后难重睡,醉馀还独醒。
东窗不肯白,挑尽一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