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三)

经过聊驻节,正值浴沂时。

野鸟如相迓,云山似有期。

水清泉傍石,林密树交枝。

怪底坐忘去,幽亭俯碧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水画卷。诗人行经东林寺,恰逢沐浴之日,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经过聊驻节,正值浴沂时”,开篇点题,诗人路过此地,稍作停留,正逢当地百姓沐浴的习俗,展现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景象。接着,“野鸟如相迓,云山似有期”,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野鸟的欢迎姿态与云山似乎在等待的情景,赋予自然以生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与情感色彩。

“水清泉傍石,林密树交枝”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澈的泉水环绕着岩石流淌,茂密的树林中树枝交错,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怪底坐忘去,幽亭俯碧池”,诗人因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竟然忘记了前行,坐在幽静的亭中,俯瞰着碧绿的池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沉醉,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心灵的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四)

下马日停午,阴云解驳时。

纵观须尽兴,重到恐难期。

花雨红飘径,松岚翠滴枝。

前峰高见塔,指点是天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五)

纵忙须暂住,周览更何时。

山色千年在,人生百岁期。

香斜风入榭,花落鸟争枝。

瀹茗浇吟吻,山僧汲小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六)

未了公家事,匆匆少暇时。

偶因逢老衲,聊共话心期。

倦骥悲尘皂,痴鸠忆故枝。

君恩犹未报,行路敢差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閒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