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鹓班行。

柳绿桃红湖水曲,尽日欢娱犹不足。

画船箫鼓绕云深,彩仗旌旗吹月色。

谁知世道互翻覆,沧海倏变为桑田。

胡笳哀怨动朝市,麋鹿来游旧陌阡。

汉宫明妃空艳丽,苑外铜仙亦洒泪。

古来社稷有兴亡,岂识于今不平事。

禾黍离离迹可怜,伤心回首古苔边。

清明寒食谁家酹,痛哭深山闻杜鹃。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起往昔长安繁华之地,草木在晴光中闪耀着帝王之气。
这里襟带江湖,气象雄浑,正是天子复兴的时代。
春风拂过五凤城楼阁,玉漏声中香气弥漫。
宫门外昭容开启,殿前宰相和官员列队而行。
湖边绿柳红桃,美景如画,欢乐时光仍嫌不够。
画船箫鼓穿梭云间,彩仗旌旗在月色下飘扬。
谁能料到世间沧桑巨变,大海瞬间化为农田。
胡笳声声哀怨,触动了朝市的悲凉,麋鹿在旧道上漫步。
汉宫明妃虽美,却空留遗憾,苑外铜仙也为之落泪。
自古国家兴衰更迭,谁能想到今日仍有不公之事。
田野上禾黍稀疏,景象凄凉,令人痛心,回望古苔边。
清明寒食时节,无人祭奠,深山中传来杜鹃的哀鸣声。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王气:帝王的气象或运势。
襟带:形容地域广阔,如衣襟般环绕。
玉漏:古代计时器,用玉制成。
昭容:宫中女官,地位较高。
鹤禁:宫廷禁地,此处指皇宫。
社稷:国家的代称。
离离:形容禾黍稀疏的样子。
杜鹃:鸟名,叫声凄厉,常象征哀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忆昔》,作者为宋代的柴随亨。诗中以长安(唐代都城)为背景,描绘了昔日繁华景象。首句“草木晴辉钟王气”展现了长安作为帝王之地的辉煌气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春风楼阁、五凤城和宫廷仪仗,描绘了春天的热闹与皇家的尊贵。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世道互翻覆”象征着政权更迭,昔日的奢华转为荒凉,“胡笳哀怨”、“麋鹿来游”揭示了战乱后的凄凉。诗人以明妃和铜仙的悲剧,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当下不平之事的忧虑。

结尾处,诗人以“禾黍离离”象征荒废,感叹“古苔边”的遗迹令人伤感,清明寒食无人祭奠,只有山间杜鹃的哀鸣声声入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变迁,具有强烈的怀旧与忧患意识。

收录诗词(28)

柴随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 字:刚中
  • 号:瞻岵居士
  • 籍贯:江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一二二○~?

相关古诗词

和赵元鼎钱塘怀古韵

向来钱塘歌舞地,绣鞍玉勒鸣金辔,风络柳丝莺织翠。

春风一曲杜韦娘,梨花窈窕歌霓裳,落花缓步弓鞋香。

千金买笑正踟蹰,回首烟浪翻五湖,禾黍伤心周大夫。

韶声变作笳声长,逋梅苏柳何凄凉,夜半呼天热中肠。

但见燕麦摇春风,富贵荣华一梦中,无言咄咄谩书空。

吴越青山落照里,铜驼陌上栖荆杞,翻思往事徒血指。

花兮对人花转羞,人兮对花人转愁,花老无香人白头。

形式: 古风

雨舂

稻粱收尽水田空,闾舍翁妪雨后舂。

颗粒拟输官府税,只留糠覈过穷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客中春晚

依依官柳暗关情,况复听人唱渭城。

半夜客楼闻杜宇,一年春事又清明。

帆开别浦潮如雪,花落东风雨又晴。

光景不留人老去,浮生空自叹云萍。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桂琴隐先生

重贲衡门日,盘餐愧负羁。

经年疏问道,静夜饱听诗。

近子觉形秽,服车羞耳垂。

快哉过庭鲤,咫尺凤凰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