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过梅关》。诗中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梅关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历史和人物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成就的期待。
首联“披鞍跨马出梅关,岭表驰驱第一山”,开篇即以豪迈之气展现诗人行进的姿态,梅关作为起点,岭表的壮丽山川成为其驰骋的舞台,诗人以“第一山”自喻,显示了其勇往直前的决心与自信。
颔联“四顾关河吴会杳,几朝人物笑谈间”,诗人环顾四周,关河渺远,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轻声细语中回响,几朝人物的风华与故事,在谈笑间得以再现,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颈联“兵书一箧谁堪授,宝剑双悬我自闲”,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拥有兵书的智者与持剑的勇士,表达了对知识与力量的渴望与自信,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始终保持着坚定与从容。
尾联“此日挥鞭朝北去,他年应道弁繻还”,诗人以“挥鞭”表达出发行的决心,朝着北方前进,预示着未来的某一天,他将带着成就与荣耀归来,如同古代士子归乡时所佩戴的弁繻(古代士人归乡时所戴的冠),象征着功成名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追求、历史记忆以及未来展望的独特见解,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情,又不乏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