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梅关

披鞍跨马出梅关,岭表驰驱第一山。

四顾关河吴会杳,几朝人物笑谈间。

兵书一箧谁堪授,宝剑双悬我自闲。

此日挥鞭朝北去,他年应道弁繻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过梅关》。诗中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梅关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历史和人物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成就的期待。

首联“披鞍跨马出梅关,岭表驰驱第一山”,开篇即以豪迈之气展现诗人行进的姿态,梅关作为起点,岭表的壮丽山川成为其驰骋的舞台,诗人以“第一山”自喻,显示了其勇往直前的决心与自信。

颔联“四顾关河吴会杳,几朝人物笑谈间”,诗人环顾四周,关河渺远,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轻声细语中回响,几朝人物的风华与故事,在谈笑间得以再现,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颈联“兵书一箧谁堪授,宝剑双悬我自闲”,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拥有兵书的智者与持剑的勇士,表达了对知识与力量的渴望与自信,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始终保持着坚定与从容。

尾联“此日挥鞭朝北去,他年应道弁繻还”,诗人以“挥鞭”表达出发行的决心,朝着北方前进,预示着未来的某一天,他将带着成就与荣耀归来,如同古代士子归乡时所佩戴的弁繻(古代士人归乡时所戴的冠),象征着功成名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追求、历史记忆以及未来展望的独特见解,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情,又不乏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送林尚义出汎平海

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

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

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

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立秋前一日偕思耀弟过访宗吉宅赋莲房

绿荷衣尽欲经秋,露坠莲房玉井头。

日暖施肥香落砌,风清干直影当楼。

六郎在昔称浓艳,九子于今入品流。

最喜绿阴馀一日,金风梧叶莫飘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表谢宗吉见示思白衣庵佳作因约再游次韵

白衣庵傍北城隈,闻道诸天宝刹开。

古木馀阴笼玉案,石泉流水泛莲杯。

文星向晚曾同聚,词客寻幽拟再来。

我欲追欢横槊赋,砚池应散雨花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大洪

少年屯牧海门西,望断天涯思欲迷。

稼穑已占时岁稔,梦魂多傍瘴岚飞。

幽窗忆汝惟敲句,驿路逢人问转期。

漫说归帆淹广海,芙蓉秋水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