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九)

红叶战西风,黄花笑寒日。

天道有消长,人事无固必。

静胜得遗味,梦去知馀失。

利害不相沿,是非然后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红叶在西风中顽强抵抗,黄花在寒冷的阳光下绽放笑容。
自然法则有增有减,人事变迁无常定不变。
静心能品味生活的余韵,梦境消失后才明白失去的珍贵。
利益和危害不会永远一致,是非对错才会随之显现。

注释

红叶:秋天的红叶。
战:对抗。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寒日:寒冷的太阳。
天道:自然规律。
消长:增减变化。
人事:人间世事。
固必:固定不变。
静胜:静中得胜。
遗味:生活的余味。
梦去:梦境消逝。
馀失:失去的东西。
利害:利弊。
相沿:一致延续。
是非:对错。
然后:之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九)》,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对世间事理的感悟。首句“红叶战西风”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红叶在秋风中摇曳的场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次句“黄花笑寒日”则通过黄花面对寒冷阳光的坚韧,暗示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赏。

接下来,“天道有消长,人事无固必”表达了自然规律中的变化无常,而人世间的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暗含着人生无常的哲理。诗人进一步阐述,“静胜得遗味,梦去知馀失”,认为在静谧中能品味生活的真谛,梦境逝去后方知失去的珍贵。

最后两句“利害不相沿,是非然后出”揭示了利益得失并非一成不变,是非判断往往在事情结束后才得以清晰。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诗歌的深沉和智慧。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八)

蛱蝶绕寒菊,蟋蟀鸣空阶。

门前有犬卧,尽日无客来。

清波静中流,白云闲处堆。

何以发天和,时饮酒一杯。

形式: 古风

秋怀吟

一番春了未多时,云外征鸿又报归。

节物眼前来若此,岁华头上去如斯。

当年志意虽然在,今日筋骸宁不衰。

赖有寸心常自喜,圣人难处却能知。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夜

耿耿银河秋夜长,起来无寐□思量。

思量了后迷还闷,烦恼到头徒□□。

□□□□□计较,梦中说梦转寻常。

回头万事□□迹,空□语言争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种谷吟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

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

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