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图茔致思四首(其二)象峰东麓

茫茫天地间,寿者何其少。

哀哉象峰麓,孤坟埋百草。

下有潜寐人,长夜无时晓。

当其盖棺日,孤儿未离褓。

抱道竟不施,策名空太蚤。

郡守解怜才,于焉卜其兆。

穿中既深锢,营旁亦高燥。

儿今立要津,英名流四表。

褒封贲泉壤,奎章掞天藻。

夫君身后名,有如白日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身后名声的赞美。诗人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感叹生命之短暂,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通过描述象峰麓的一座孤坟,以及坟墓中长眠之人及其孤儿的悲惨命运,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抱负未能施展的遗憾,以及其早逝的惋惜。尽管如此,郡守的怜才之情使得逝者得以安葬在风水宝地,预示着其英名将流传四方。诗中提到的“褒封”和“奎章”象征着逝者死后获得的荣誉与赞美,其名声如同白日般明亮,永不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抱负、身后名声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名声永存的祝愿。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再叠图茔致思四首(其三)凤山北陇

莆中地滨海,群山多象形。

眷兹凤凰山,名之斯称情。

盘回若飞舞,峙止疑栖停。

五陇相起伏,形胜由天成。

林侯卜其吉,为母开佳城。

树槚匪求材,砻石斯为铭。

五患既尽除,一抔期永宁。

雨濡与霜降,春履仍秋行。

感此狐兔迹,况闻风木声。

凄然泪承睫,寒泉亦悲鸣。

形式: 古风

再叠图茔致思四首(其四)涂岭南窝

死生昼夜理,在人皆善言。

及乎处其际,变色不能前。

徬徨顾妻子,事事成悲怜。

请看涂岭穴,中有长生天。

上书论国忧,志欲除其奸。

天人与顺逆,大义何昭然。

玉工昩其理,反为和氏愆。

营兹以待终,将归要领全。

圣皇重直谏,再命居台端。

直气不可回,风节故桓桓。

容悦亮非欢,忠义素所安。

岂如庄列辈,呴呴谈神仙。

形式: 古风

介子永龄遘厉频死味芝陈先生实生之用求姻家沈君启南写图复系之以诗聊报万一云

爱子本天性,少者亦何深。

念兹成童年,苦为疟所侵。

寒热日交战,孱弱讵能禁。

人云鬼之为,毋乃阴阳淫。

先生希圣流,用推仁者心。

一投去其苦,再服保其真。

寝食如平时,奇功妙入神。

老南写斯图,为是平生亲。

种杏固寓言,况此及物仁。

图亦有时既,言亦有时泯。

惟应受赐者,身存恩亦存。

形式: 古风

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

渊明一代士,所怀在本朝。

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

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

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

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

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

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

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

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