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哀哉行

前年强寇至,仓忙避空谷。

我里数百家,及归半鱼肉。

去年南军来,讵意行杀戮。

纵暴与寇等,十家九家哭。

今年迎北军,膜拜卷两足。

死者归涂泥,存者依草木。

惊魂苦未定,乃复遭驱逐。

凄凄廛市间,寒月照逃屋。

乾坤等覆持,圣明均喣育。

而我天降凶,伊谁怨荼毒。

哀哉勿重陈,回首诉力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后哀哉行》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以时间顺序,描绘了三个阶段的战乱景象:前年、去年和今年。前年,强敌入侵,百姓被迫逃离家园,家乡数百户人家,多数遭遇了生灵涂炭的命运。去年,南方军队到来,却也未能避免屠杀的悲剧,十家之中,九家哭泣。今年,北方军队到来,百姓虽暂时得以喘息,但惊魂未定,又遭受驱逐。诗中通过“死者归涂泥,存者依草木”、“凄凄廛市间,寒月照逃屋”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最后,诗人感慨天地间的一切都受到同样的对待,圣明之君应如同春雨般滋润万物,给予百姓安宁。然而,自己却遭遇了天降的凶灾,不知该向谁申诉这无尽的痛苦。诗人以“哀哉勿重陈,回首诉力牧”结束,表达了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能解决民众疾苦的贤明君主的期待。

此诗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秋夜杂兴三首(其一)

客舍坐不寐,隐隐闻秋砧。

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

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

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

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

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

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夜杂兴三首(其二)

凉风起秋夜,露冷梧叶飞。

棘林照熠耀,促织无停机。

窗前有孤鵩,鸣啸声譩譩。

援琴鼓清商,哀怨凝金徽。

伯牙久不作,至音知者稀。

徒令世俗耳,增此儿女悲。

弃置复弃置,明月斜侵帷。

形式: 古风

秋夜杂兴三首(其三)

明月何皎皎,流光入城闉。

永怀辽鹤去,及归无故人。

故人亦何许,往事不忍陈。

龙逝鼎河寂,麟伤周道湮。

桑溟变俄顷,干戈遍穹垠。

眼中万年少,谈笑乘朱轮。

王侯与卿士,零落随埃尘。

兴亡固有数,贵贱亦有因。

狐裘冬则御,桃笙夏乃珍。

万事每如此,毋为徒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常州天庆观画龙二世传仙笔一点睛乘雷电飞去一经兵火亦不复存

毗陵天庆宫中壁,夭趫双龙势千尺。

鬐圆尾壮角浪平,目深鼻豁鳞纤密。

一龙点睛已飞去,电掣金蛇雷破柱。

一龙旧壁尚蜿蜒,朝昏恍惚腾云雾。

黑风动地劫火燔,鬼神糜烂龙崩奔。

苍生百万化鱼肉,?池觱沸骸陵屯。

灵物去留应有数,戛铜吹竹谁韶頀。

会归罨画吸清溪,一雨八荒均布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