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回文诗

芳春现瑞兆年丰,景物推详识小童。

长路一人行陌北,远山千籁和林中。

苍苍点絮柳烟素,片片飞花杏雨红。

桑采正南村女秀,香裙淡色碧飘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的宁静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乡村生活的和谐共融。首联“芳春现瑞兆年丰,景物推详识小童”开篇即点明了时节与祥瑞之象,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同时以儿童观察景物的视角,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颔联“长路一人行陌北,远山千籁和林中”进一步展开画面,一条悠长的道路延伸至北方,一个行者独自漫步其中,与远处群山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千籁和林中”,不仅描绘了山间万籁俱寂的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苍苍点絮柳烟素,片片飞花杏雨红”则将视线转向近处的柳树与杏花,柳絮轻盈如烟,杏花纷飞似雨,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与美丽,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尾联“桑采正南村女秀,香裙淡色碧飘风”将视角转向村落,描绘了一位身着淡雅绿裙的女子在桑田中劳作的场景。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农耕社会的日常,也通过女子的形象,赋予了劳动以美感,展现了女性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角色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春日田园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诗中不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与颂扬。

收录诗词(2)

潘用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反读为

风飘碧色淡裙香,秀女村南正采桑。

红雨杏花飞片片,素烟柳絮点苍苍。

中林和籁千山远,北陌行人一路长。

童小识详推物景,丰年兆瑞现春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读《事君遗纪》抒怀

万死一生公效力,云台烟阁公埋名。

身前鸿功随时没,雨后长虹依气成。

英雄气短百年恨,烈士心高万载空。

只缘竭忠屑贵悻,至今无辱也无荣。

形式: 古风

登文昌阁二首(其一)

文光高楼斗垣低,一曲河声数转堤。

得失寸心安遇合,升沉咫尺隔云泥。

苍烟远树通燕赵,古驿斜阳近鲁齐。

好藉瓣香皈帝座,来追往谏此丹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文昌阁二首(其二)

沧瀛远近掌中收,那羡元龙百尺楼。

暮鼓晨钟归贝院,青霜紫电景名流。

挂帆细雨春堤外,驻马垂杨古渡头。

万里长风能破浪,几人投笔觅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