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本意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翻译

东风吹柳的烂漫时节,白昼逐渐加长,外面刚刚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阳下闪着流光。杏花被东风吹散,四处飘荡,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年轻女子躺罗帐,醒来发现坏了红妆。
龙凤形状的篆香已经燃尽,而竖立在一边的画屏,上面绘着一幅《云锁潇湘图》。夜深寒气袭人,无法入梦乡,只有无限思量。

注释

日初长:白昼开始长了。
雨余:雨后。
睡损:睡坏。
红妆,指妇女的盛妆,以色尚红,故称红妆。
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宝篆:有版本记作“香篆”:篆香,盘成篆字形状的香。
古代盘香,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凤形也逐渐消失。
故云。
也有解释称此处指绣有龙风图案的床帐。
潇湘:湖南潇水、湘水一带的风景。
萦绕,毛本作“云锁”。

鉴赏

这首《画堂春·本意》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境著称。词中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东风吹柳日初长",开篇描绘了春风吹动柳树,白昼逐渐增长的场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雨余芳草斜阳",雨后的芳草与夕阳相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杏花零落燕泥香",进一步描绘了杏花凋零,燕子衔泥的春景,其中蕴含着淡淡的哀伤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睡损红妆",借主人公慵懒的姿态,表达了她因思念而无心打扮的情态。

"宝篆烟消鸾凤",转而写到华丽的香炉烟雾散去,象征着主人公心中的繁华梦想或期待渐渐消退。"画屏云锁潇湘",以画屏上的云彩喻指内心的迷茫和封闭,暗示着她情感的深沉和难以言表。

最后两句"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通过傍晚的微寒穿透轻薄的衣裳,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寒意和无尽的思绪。整首词以景寓情,将主人公的闺怨之情表达得婉约而深沉。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慢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

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青门饮

风起云间,雁横天末,严城画角,梅花三奏。

塞草西风,冻云笼月,窗外晓寒轻透。

人去香犹在,孤衾长闲馀绣。

恨与宵长,一夜薰炉,添尽香兽。前事空劳回首。

虽梦断春归,相思依旧。

湘瑟声沈,庾梅信断,谁念画眉人瘦。

一句难忘处,怎忍辜、耳边轻咒。

任人攀折,可怜又学,章台杨柳。

形式: 词牌: 青门饮

临江仙.二首(其二)

髻子偎人娇不整,眼儿失睡微重。

寻思模样早心忪。断肠携手,何事太匆匆。

不忍残红犹在臂,翻疑梦里相逢。

遥怜南埭上孤篷。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二首(其一)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