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息道中作

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我孤独地向汝南走去,旅途中常遇汉军营地。
战乱后的古老树木显得苍翠,少数几户人家聚居在一座孤城之中。

注释

萧条:荒凉、冷清。
汝南:古代地名,今河南汝南县。
客路:旅途、行路。
汉骑营:汉代军队的营地,这里可能指代战乱时期的军事驻扎地。
古木:古老的树木。
离乱后:战乱之后。
几家:少数几户。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图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战乱后的萧瑟景象。"萧条独向汝南行"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萧条"指的是秋天树木凋零的声音,也隐喻着战争带来的荒凉和孤寂。"独向汝南行"则表明诗人正独自一人前往汝南,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指示,更是情感上的一种流离失所。

接下来的"客路多逢汉骑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客路"意味着异乡的道路,而"汉骑营"则是战争的象征,这里的"多逢"显示出战争的频繁和普遍性,让人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战乱感。

第三句"古木苍苍离乱后",通过对古木苍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历史沧桑之感。"古木"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苍苍"则形容树木的色泽,也暗示了一种荒凉与衰败。"离乱后"四字,则是对战争破坏和离散人们生活的隐喻。

最后一句"几家同住一孤城",表达了战后的凄凉和人民的悲惨。在这里,"几家"暗示着人口的稀少,而"同住一孤城"则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后人们不得不挤在一起居住在一个荒废的城堡中的情景。"孤城"二字,更增添了一种凄凉和无助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乱后的残留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怀和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

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酬李穆见寄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酬灵彻公相招

石涧泉声久不闻,独临长路雪纷纷。

如今渐欲生黄发,愿脱头冠与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赠秦系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