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易逝、岁月匆匆的主题。开篇“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时光流转中青春与衰老的巨大反差。这里的“少年头上如云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青年时代蓬勃向上的活力,而“少壮如云老如雪”则深刻表达了时间无情,人们终将步入老年。
接着,“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两句,引出了“醍醐”的意象,这里的“醍醐”可以解作一种神秘的洗涤之物,它能够让人心灵得到清洁,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然而,这也暗示着即使有这样的神奇之物,也无法真正阻挡时光流逝。
下一段“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描绘了一种凛冽险峻的自然景象,水如悬瀑,连水中生物也不敢轻易涉足。紧接着,“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则展现了青年时代的豪情与勇气,即便面对危险也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如履平地。
最后两句“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深切感慨。昔日的少年如同昨日的风,一去不复返,而今朝的自己却早已步入晚年。这两句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充满了无尽的怀旧与忧伤。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衬等手法,将人生轨迹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清凉的心境。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在虚空中,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灵芝产遐方,威凤家重宵。
严生何耿洁,托志肩夷巢。
汉后虽则贵,子陵不知高。
糠秕当世道,长揖夔龙朝。
扫门彼何人,升降不同朝。
舍舟遂长往,山谷多清飙。
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
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
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