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

缨佩不为美,人群宁免辞。

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

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

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缨佩不为美,人群宁免辞。”这一句点出了离别之际,连平日里华丽的装饰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因为人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心中无比沉重。"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这里的“杳然”形容黄鹤一只接一只地飞走,表达了离别的迅速与无可挽回。“黄鹄”即黄鹤,常用来比喻朋友或亲人,这里指的是将要分别的友人。"未负白云期"则是说友人的离去并非因为对美好时光的辜负,而是缘分使然。

“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这句诗描绘了当下的离别场景,以及这种离别带来的心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告别,而且是对一段美好的时光的终结。"清兴"指的是平和、宁静的气氛,而"高秋临水时"则形容了季节更迭,秋意浓重,水边的景色也随之而变,增添了一份萧瑟。

“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归途的艰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好山"指的是美丽的山川,而"枉帆"则形容船只行进在曲折的小路上,不易前行。这也隐喻着友人的未来道路充满挑战。“浪迹到家迟”则表达了归途的艰辛,甚至连家中的脚步都显得那么慢与沉重。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可能获得荣耀的美好祝愿,以及希望能够追忆这次离别时的情景。"他日诏书下"预示着将来某一天,友人或许会因功绩而被赐予封号或是受到朝廷的嘉奖。而“梁鸿安可追”则是在表达即使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当回忆起这次离别的情景时,那份情谊依旧温暖如初,值得怀念。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九归河北

文武资人望,谋猷简圣情。

南州初卧鼓,东土复维城。

寄重分符去,威仍出阃行。

斗牛移八座,日月送双旌。

别恋瞻天起,仁风应物生。

伫闻收组练,锵玉会承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李兵曹赴河中

能荷钟鼎业,不矜纨绮荣。

侯门三事后,儒服一书生。

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

骊珠难隐耀,皋鹤会长鸣。

休命且随牒,候时常振缨。

寒蝉思关柳,匹马向蒲城。

秋日黯将暮,黄河如欲清。

黎人思坐啸,知子树佳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

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送杨錥归隐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