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纪书事二首(其二)

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

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

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

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远方辗转落入敌手之中,岁月匆匆我将变成白发老翁。
湖北湖南的田园无法归还,通往五原的道路漫长无尽。
天空低垂下广袤的荒野上鹰在盘旋,月亮落下孤城中号角声随风飘荡。
难以询问开元盛世的往事,隐约还能辨认出隗嚣的宫殿。

注释

蹉跎:时间白白地流逝,此处指流离失所。
远入:远离家乡,深入。
犬羊中:指落入敌人或异族统治的地方,犬羊常用来比喻敌人。
荏苒:时光渐渐流逝的样子。
白首翁:白头发的老头,指自己年岁已高。
三楚:泛指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包括现今湖北、湖南等地。
田园:家乡的田地,代指故乡。
归未得:不能回去。
五原: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泛指北方边疆地区。
岐路:岔路,比喻生活的选择或多变的境遇。
天垂:天幕低垂,形容视野开阔而荒凉。
大野:广阔的原野。
雕盘草:雕鹰盘旋于草地上寻找猎物,形容荒凉景象。
月落:月亮西沉,表示夜深或时间的推移。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此指诗人身处的边塞之地。
难问:难以询问,不容易了解。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代指唐朝盛世。
向前事:过去的事情,历史。
依稀:模糊,隐约。
犹认:还能辨认。
隗嚣宫:隗嚣的宫殿,隗嚣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这里借指古代遗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沧桑岁月、时光流转的意境。开篇“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两句,用了“蹉跎”和“荏苒”两个形容词,描绘出时间飞逝的感觉,诗人自己也在这不断流逝的岁月中逐渐步入老年。犬羊并列,象征着平凡与自然的生活环境,而“白首翁”则明示了时光对人的改变。

接着,“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出诗人内心对于归乡的渴望与不易。三楚即是长江中游地区,以水网密布著称,田园生活悠然自得,而五原则位于北方边塞之地,岐路蜿蜒无尽。这里的“未得”和“无穷”,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乡的不易,也反映出对远行的无奈。

接下来的“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一种边塞孤寂与苍凉的情感。“天垂大野”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而“雕盘草”则是荒凉之象;“月落孤城”,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旷,而“角啸风”则增添了一份凄清。

最后,“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两句,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古迹的留恋,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岁月的缅怀与不舍。开元是唐玄宗年号,这里提及“向前事”,意指历史的长河难以追问,而“隗嚣宫”则是一处古老建筑,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总体来说,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故土之思和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早发洛中

半夜发清洛,不知过石桥。

云增中岳大,树隐上阳遥。

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

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曲江三月三日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

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

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汝州郡楼望嵩山

不共众山同,岧峣出迥空。

几层高鸟外,万仞一楼中。

水落难归地,云离便逐风。

唯应霄汉客,绝顶路方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上行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

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

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

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