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极目胡沙满,伤心汉月圆。
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的作品,名为《王昭君(其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往事的回忆。
“极目胡沙满,伤心汉月圆。”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遥远边塞的眺望之情和对明月的伤感。诗人的视线所及之处,是充满黄尘飞扬的胡地,这种景象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写照,更是内心哀伤的映射。而那轮汉月,虽然圆满,却也让人心中添上了无尽的哀愁。
“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 这两句则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将自己一生的郁闷和不满的情绪比喻为深埋于心之中的恨,而这份恨意又如同渗透进琴瑟之中,不仅是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艺术追求和情感寄托。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常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手法。
总体来说,文同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作为士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几岁后宫尘,今朝绝国春。
君王重恩信,不欲遣他人。
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
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
醉老名庵晦叔为,庵中长是醉淋漓。
扶头未得日过午,门外万端俱不知。
爽气浮空紫翠浓,隔江无限有奇峰。
君如要识营丘画,请看东头第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