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丘西寺

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

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

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喧闹的尘世远离楚城之外,一座寺庙依傍着江河的波涛。
寺门深处松色苍翠,山冈连绵环绕庭院众多。
花开时节常常漫延到各处,别离之路也多半穿行而过。
心中充满惆怅,怀念旧时的禅者,只见空荡的房间和蔓延的薜荔藤萝。

注释

嚣尘:喧闹的尘世。
楚城:楚地的城池。
一寺:一座寺庙。
枕通波:依傍着江河。
松色:松树的颜色。
入门远:寺门深处。
冈形:山冈的形状。
连院多:连绵环绕庭院。
花时:花开的季节。
长到处:常常漫延。
别路:别离之路。
半经过:多半穿行。
惆怅:惆怅的心情。
旧禅客:旧时的禅者。
空房:空荡的房间。
深薜萝:蔓延的薜荔藤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迷人的山水寺庙图景。开篇“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两句,设置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将视线引向一座位于江河旁的寺院,这里的“嚣尘”指的是远离尘嚣的人间,而“枕通波”则形象地表达了寺庙依水而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接下来的“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两句,更深入描绘了寺院内部的景致。“松色入门远”透露出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寺内,沿途是参天古松,它们的颜色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而“冈形连院多”则展示了寺庙建筑与自然地势和谐融合,每一座小丘都似乎是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增添了一份自然野趣。

中间两句“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描绘的是春天来临时的情景。诗人在这里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岁月也不会停止脚步。“花时”指的是春季花开,而“长到处”则表明花开得很盛,但这种美好却是过眼云烟。同时,“别路半经过”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惆怅的情怀。

最后两句“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状态的反思。“惆怅”一词充满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之情,而“旧禅客”则是指那些曾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侣或游子,他们如今不知去向,留下的是空旷的房舍和深远的薜萝,这些都是时间流逝后遗留下的痕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与精神超脱之间矛盾的心境,以及对生命短暂和往事难忘的情感抒发。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题南陵隐静寺

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

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

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

更怜飞一锡,天外与云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重居寺

浮图经近郭,长日羡僧闲。

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

重廊标板榜,高殿锁金环。

更问寻雷室,西行咫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海盐南馆

故人营此地,台馆尚依依。

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

旧阴杨叶在,残雨槿花稀。

无复南亭赏,高檐红烛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润州甘露寺

千重构横险,高步出尘埃。

日月光先见,江山势尽来。

冷云归水石,清露滴楼台。

况是东溟上,平生意一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