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交交黄鸟鸣声哀,枣树枝上停下来。是谁殉葬从穆公?子车奄息命运乖。谁不赞许好奄息,百夫之中一俊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赴泉台。
交交黄鸟鸣声哀,桑树枝上歇下来。是谁殉葬伴穆公?子车仲行遭祸灾。谁不称美好仲行,百夫之中一干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化尘埃。
交交黄鸟鸣声哀,荆树枝上落下来。是谁殉葬陪穆公?子车针虎遭残害。谁不夸奖好针虎,百夫之中辅弼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葬蒿莱。

注释

交交:鸟鸣声。
黄鸟:即黄雀。
棘:酸枣树。
一种落叶乔木。
枝上多刺,果小味酸。
棘之言“急”,双关语。
从:从死,即殉葬。
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姓嬴,名任好。
子车:复姓。
奄息:字奄,名息。
特:杰出的人材。
彼苍者天:悲哀至极的呼号之语,犹今语“老天爷哪”。
良人:好人。
人百其身:犹言用一百人赎其一命。
桑:桑树。
桑之言“丧”,双关语。
防:抵当。
楚:荆树。
楚之言“痛楚”。
亦为双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壮的情境,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天命的无奈。黄鸟停歇在树枝上,象征着死者灵魂的安息,而“谁从穆公”则指的是古时某位君主或贵族的葬礼。诗中的“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等句,都是对逝者的哀荣和祭祀之意。

在古代文化中,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天命不可抗拒的悲凉情感。尽管如此,诗中的“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也显示出古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逝者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黄鸟的叫声和死者墓穴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沉郁而肃穆的氛围。它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追思,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生命、死亡和天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形式: 四言诗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形式: 四言诗

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形式: 四言诗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