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蒙寺丞前往郢州的情景。首句"弯弓落飞鸟"形象生动,展现了蒙寺丞矫健的身手和豪迈的气概,如同箭矢般迅速而精准。"少也向幽州"则暗示了友人早年可能有过边塞的经历,如今又要远赴郢州,两地相隔遥远。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表达了蒙寺丞对仕途的热忱和对异域生活的不屑,他以成为汉官为荣,不愿滞留在外。"身轻抛马辔"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决绝与自信,仿佛他的身影随着马匹的疾驰而消失在远方。
"地暖厌狐裘"一句,通过对比寒冷的边疆和温暖的郢州,暗示了友人即将迎来的生活环境变化,以及他对新生活的期待。最后,"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以江南女子的美丽比喻郢州的美好,以"莫愁"之名寄寓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如遇知音,忘却离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又寓含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濛。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南方生美果,具体橘包微。
韩弹有轻薄,楚萍知是非。
甘香奉华俎,咀嚼破明玑。
欲换齑盐腹,盈奁忽我归。
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胶。
春溪斗新色,寒箨见重包。
价劣万金敌,名将紫笋抛。
桓公不知味,空问楚人茅。
宫井固非一,独传甘与清。
酿成光禄酒,调作太宫羹。
上舍鋹瓶贮,斋庐玉茗烹。
相如方病渴,空听辘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