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得康庄亦好还,每逢沟堑便知难。
由来此物非他物,莫道何曾似仰山。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王安石在诗中通过对比手头的一匹好骡和一座高山,表达了做事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深入思考其中的困难与挑战。
"虽得康庄亦好还,每逢沟堑便知难。" 这两句诗意在于即使得到了一处美好的田园,也不要以为生活就会一帆风顺,因为每当遇到困境和障碍时,就会意识到其中的不易。
"由来此物非他物,莫道何曾似仰山。" 这两句诗强调了这匹骡子与其他东西不同,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它之所以难以获得或驾驭,是因为它如同高不可攀的仰山一般。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任何看似美好的事物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困难与挑战。这也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丰富,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力侔龙象或难堪,唇比仙人亦未惭。
临路长鸣有真意,盘山弟子久同参。
三年衣上禁城尘,抚事怊然愧古人。
明月沧波秋万顷,扁舟长寄梦中身。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曾遭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卧闻黄栗留,起见白符鸠。
坐引鱼儿戏,行将鹿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