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色萧条寺,天寒老病身。
空村惟有雪,远道更无人。
不寐依炉暖,多愁赖酒醇。
遥思双凤阙,雨露已先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静谧的夜景,通过对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念。开篇“夜色萧条寺,天寒老病身”两句,立即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又有些凄凉的情境。古朴的寺庙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孤独,而诗人自己则因年迈和疾病而感到身体上的不适。
“空村惟有雪,远道更无人”继续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冬日景象。村庄为空,只剩下积雪,没有行人的足迹,更凸显出一种深邃的静谧与孤独。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他感到自己与外界的隔绝。
“不寐依炉暖,多愁赖酒醇”则转入了对温暖和安慰的寻求。因为无法入睡,只好依偎在炉火的温暖旁边;而那些忧愁,也只好暂时寄托于美酒之中。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寂寞。
最后“遥思双凤阙,雨露已先春”则是对远方某个地方的怀念。双凤阙可能是一个充满情感联想的地方,诗人在这静夜中思念着那里,而那里的雨水已经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也是诗人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寺庙、村庄雪景、个人温暖寻求以及远方美好记忆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有些许感伤的情调。诗人的笔触细腻,他以静谧的夜色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体验与感受,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无尽的思念。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情操表达方式——借景抒怀。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黄尘满道客衣穿,古寺荒凉暂息肩。
倦体收来便稳榻,汗颜濯去快寒泉。
野僧治饭挑蔬至,童子携茶对客煎。
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眠。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馀荒。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
寂寂秋日暮,辉辉檐影斜。
鸣虫隐衰蔓,晚蝶守馀花。
雨急荷翻叶,墙崩竹引芽。
不才非吏隐,鸡黍学山家。
丈席他年闻至言,艰难不敢坠周旋。
文词老去真何益,道妙平生薄有缘。
人事眼前惟欲睡,丹经肘后更难传。
清秋一室林泉好,洒扫思为杖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