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馀荒。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宿铜陵》。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夜旅途孤寂的景象。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不尽的思念。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渐行渐远,而诗人询问归家的路途,却发现道路无尽,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馀荒",则描绘了一派萧瑟的秋景。碧绿色的天空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宽广,而秋天特有的清冷气息伴随着细雨,让一切看起来都有些荒凉和凄迷。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诗人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人们在这静谧的夜晚选择了安静的寺庙作为歇息之所,而远处的鸟儿则在林间的房舍中发出啼鸣声,这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诗人提到铜陵,一地名,而后半句则是对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及东吴的开国君主孙权的感慨。他们虽然功绩卓著,但终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最终归于尘土的无常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寂寂秋日暮,辉辉檐影斜。
鸣虫隐衰蔓,晚蝶守馀花。
雨急荷翻叶,墙崩竹引芽。
不才非吏隐,鸡黍学山家。
丈席他年闻至言,艰难不敢坠周旋。
文词老去真何益,道妙平生薄有缘。
人事眼前惟欲睡,丹经肘后更难传。
清秋一室林泉好,洒扫思为杖屦先。
万里归来真得仙,七年瞻望漫悁悁。
安閒旧得还丹诀,著论新成古史编。
应接强颜聊复尔,是非袖手独超然。
门人白首侯芭在,眷恋微官愧昔贤。
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筐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苦乏西来使,何缘至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