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期的五言绝句《闻蛩》是徐倬所作,以秋天的景物为引子,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首句“乡国三千里”,描绘出诗人与家乡相隔遥远的距离,突显出其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次句“寒蛩总一声”,通过秋夜里的蟋蟀叫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那孤单的虫鸣声象征着诗人与亲人的共鸣。
第三句“遥知闺阁内”,诗人想象远方的亲人也在同样的夜晚,感受到这相同的离别情绪,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情感更加动人。第四句“共此别离情”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家人的共同感受,使得离别的痛苦更为深刻。
后两句“响入秋砧细,愁先朔雁鸣”,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砧声和雁鸣都寓含着愁绪,暗示着季节更替带来的离别之感。最后,“银灯何太苦,起坐到天明”则通过深夜灯火的明亮,展现出诗人难以入睡的愁苦,直至天明,形象地刻画出离别之夜的漫长和煎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别离之苦,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