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葛城夜发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

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

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东葛城出发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

首句“萧萧东葛路”,以“萧萧”二字渲染了道路的寂静与冷清,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基调。接着,“马上听严更”一句,点明了诗人是在马背上听远处传来的更鼓之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行进的氛围。

“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光下高山的暗与远方水面的明亮形成鲜明对照,不仅描绘了夜色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感。秋天的季节变化,象征着时光的匆匆,而“客子夜犹行”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深夜还在赶路的状态,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坚持。

最后,“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以问句的形式结束,既表达了诗人对前方未知的探索欲,又通过“犬吠声”的细节,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行进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至定山辱庄先生赠诗次韵奉荅

稚齿穷身岂有知,偶陪高论得移时。

感公不以愚顽弃,顾我何堪远大期。

草阁便须终岁住,仆人休讶出山迟。

归来乞得尧夫句,暮雨秋灯不断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寐

孤坐忽不乐,挑灯当我前。

素书横几案,欲读已茫然。

当年念有负,誓志轶前贤。

富贵亦何物,未老已自怜。

嗟哉昔恶闻,零落今同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大雪不出偶成八韵自斋中所见外皆禁不犯

静坐朝慵出,不知风雪临。

凝晖上窗纸,积冷到衣衿。

小片投墙隙,馀威结研心。

聆音琤可喜,想像浩难禁。

童子传来看,家人报说深。

卷书空自照,杯酒不辞斟。

意赏何烦对,传闻不害吟。

未应闭户卧,不及放舟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简子畏

落魄迂疏不事家,郎君性气属豪华。

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

坐令端人疑阮籍,未宜文士目刘叉。

只应郡郭声名在,门外时停长者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