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其二)再用韵

可人想见倚庭干。嚼句有甘酸。

休问沈腰潘鬓,何妨岛瘦郊寒。

时光转眼,兔葵燕麦,又是看看。

谁念衰翁衰处,春衫晚际尤单。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翻译

令人想象她独自倚靠在庭院的栏杆上,品味诗句时满含着甘甜与辛酸。
无需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沈腰(沈约瘦腰)潘鬓(潘岳鬓发早白),即使生活清苦也无妨。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是兔葵燕麦的时节,再次提醒我们时光匆匆。
又有谁能体谅我这衰老之人,在春天傍晚尤其感到衣衫单薄。

注释

可人:形容女子美好。
倚:依靠。
庭干:庭院的栏杆。
沈腰:沈约因病消瘦,后用来形容人消瘦。
潘鬓:潘岳鬓发早白,形容人年老。
时光转眼:光阴如梭。
兔葵燕麦:比喻时间流逝,春天植物生长的景象。
衰翁:年老的男子。
春衫晚际:春天傍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朝中措(其二)再用韵》。诗中的意境和感情深邃而含蓄,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可人想见倚庭干。嚼句有甘酸。"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情景的无限思念,那些曾经在庭院中悠闲自得的时光,如今只能在心头反复咀嚼,既有甜蜜之感,也不免带着一丝苦涩。

"休问沈腰潘鬓,何妨岛瘦郊寒。" 这两句则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表达。诗人似乎在说,即便身体变得单薄,头发也开始斑白,那又何必去问这些外在的变化呢?即使身处偏远荒凉之地,也不觉寒冷。

"时光转眼,兔葵燕麦, 又是看看。" 这里诗人感慨于岁月匆匆,转瞬即逝。兔葵(野菜)和燕麦(一种早熟的小麦)都是春天的景象,它们的轮回生长仿佛提醒着人们去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谁念衰翁衰处,春衫晚际尤单。"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孤独岁月的感慨。在诗人看来,无人记得那个曾经风度翩翩的老者,如今他身穿的春衫,在夜深人静时依旧 单薄无力,彰显出一种凄凉与孤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飞逝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疏影

千门委玉。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

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

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

问白鸥,此际谁来,短艇钓鱼翁独。

偏爱山茶雪里,放红艳数朵,衣素裳绿。

兽炭金炉,羔酒金钟,正好笙歌华屋。

敲冰煮茗风流衬,念不到、有人洄曲。

但老农、欢笑相呼,麦被喜添全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

嗤琼笑玉。向画堂可肯,风露边宿。

耐冻禁寒,便瘦宜枯,前生莫是孤竹。

从来不上春工谱,梦不到、沈香亭北。

算只消、澹影疏香,伴个幽栖人独。

莫待痴蜂騃蝶,倩青女捺住,多少红绿。

落雁寒芦,翠鸟冰枝,近傍三间茅屋。

□□□□□□□,□□□、□□□□。

想这般,夷旷襟怀,渺视乾员坤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

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

冷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

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

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

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梦断魂惊,几许清凉,却是千林梅屋。

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

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疏影

寒梢砌玉。把胆瓶顿了,相伴孤宿。

寂寞幽窗,筛影横斜,宜松更自宜竹。

残更蝶梦知何处,□只在、昭亭山北。

问平生、雪压霜欺,得似老枝擎独。

何事胭脂点染,认桃与辨杏,枝叶青绿。

莫是冰姿,改换红妆,要近金门朱屋。

繁华艳丽如飞电,但宛转、断歌零曲。

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学世间边幅。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