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

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

密筱梳风冷,流觞逐水斜。

谈慵思薤叶,颊醉吐榴花。

一缕林烟歇,阇黎供露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对竹石的喜爱,巧妙地将它们布置得如同山间人家的景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清冷之美,以及水流随势而行,蜿蜒曲折的动态画面。竹林中的谈笑声仿佛与薤叶相伴,增添了几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酒后的脸颊泛红,吐露着榴花般的热情与豪放,生动地刻画出饮酒畅谈的场景。最后,林间的烟雾渐渐消散,僧人以新摘的露芽款待宾客,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僧人的生活情趣,也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寿郑大司马

青山归去为功成,笑看人间利与名。

三径新来称小隐,一身旧日是长城。

石分甲乙屯云气,竹长儿孙学凤声。

智似子房身较健,不劳辟谷得长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白襕著破换青衫,归去山斋自在眠。

医俗止留千个竹,买闲先卖一区田。

携妻烧笋旋沽酒,避客浇花自引泉。

怪得新诗奇僻甚,苦吟骨削类枯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偶题

看看衰症到颐腮,宿业泥人未拟回。

醉里童颜金炸色,愁来宦味蜡成灰。

此心宁与形俱皱,得道何妨老见催。

已约寅年归净社,盖头茅在夹山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看华严经

检点头颅只自怜,双轮相逼入颓龄。

销除蜗角千生业,凭仗龙宫半部经。

简事只嫌多鬓发,断淫先拟绝荤腥。

六时起坐疏钞里,剥啄由他不启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