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年田地熟,赋外乐天真。
便不打鼓笛,也是太平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丰收的宁静画面。"一年田地熟"表达了农耕生活的丰饶和收获的季节,暗示了农民辛勤劳动后的满足感。"赋外乐天真"进一步强调了农夫在完成赋税之外,还能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淳朴快乐,体现出田园生活的简单与和谐。
"便不打鼓笛,也是太平人",即使没有热闹的音乐和庆祝活动,村民们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平静与安宁,这正是诗人眼中太平盛世的写照。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容易肯人,难与共语。
竹篦头惜之如金,禅床角委之如土。
净覃知藏善知机,电光影里分宾主。
晓听君臣庆贺时,六街如昼不曾迷。
普贤境界应垂问,手诏来时见紫泥。
天籁发中静,峰高远出云。
有来非眼听,无处足心闻。
蒲冷禅衣弊,窗虚月影分。
大功终不宰,纵尔自云云。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岸青山浸碧流。
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