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过唐潜亨(其二)

藏拙堂深不浪开,夜光容我卷书来。

梅花傲雪初无语,斗柄催春忽自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访藏拙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与春意的交替,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藏拙堂深不浪开”,以藏拙堂的深邃和不轻易示人,隐喻了其内敛而深沉的内涵,同时也暗示了访客的不凡身份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这里的“不浪开”不仅指堂门的关闭,更体现了主人对于访客选择的慎重与尊重。

次句“夜光容我卷书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身份和行为。在夜晚,诗人携带书籍前来,似乎是在寻求知识的光芒,或是与藏拙堂内的智慧进行交流。这里的“夜光”既可理解为月光或灯光,也暗含了知识之光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尊重。

第三句“梅花傲雪初无语”,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独立于风雪中的景象。梅花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意志。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坚强,也借以表达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斗柄催春忽自回”,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转。斗柄,古代用来指示季节变化的工具,此处象征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斗柄的转动,春天悄然归来,万物复苏。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更迭,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转折,预示着希望与新生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藏拙堂、夜光、梅花和斗柄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美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知识和时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元夕过唐潜亨(其三)

参禅不学庞居士,得句犹如孟浩然。

要识从来用心处,阒无车马到门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谷隐呈同行诸公

窈窕峰峦藏宝刹,峥嵘楼阁倚晴天。

我来不问东西寺,径就僧堂借榻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仲益欲归作此留之

关西关北渐芳菲,晓马凌春入翠微。

山向吾曹正多思,不应揽辔屡言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韵答端夫约春游

分如松柏老相看,桃李风前共岁寒。

只恐功名挽公去,一春能得几游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