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有忆

黄月如眉上一钩。樱桃花里客句留。

夜镫似水摇难定,春梦和云散不收。

贪握手,却回眸。情波画出别时秋。

消他眼角些须惠,博得心头尔许愁。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黄月如眉上一钩",以月牙比喻明亮的弯月,形象地刻画了夜晚的清冷。"樱桃花里客句留",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客人留下了一句深情的话语,暗示着离别的场景。

"夜镫似水摇难定",夜晚的灯光如同水面波动,难以稳定,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思绪的纷扰。"春梦和云散不收",春天的梦境随着云彩飘散,无法挽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贪握手,却回眸",通过动作细节表现出离别时的不舍与眷恋。"情波画出别时秋",将情感比作秋天的波澜,暗示离别带来的深深哀愁。最后两句"消他眼角些须惠,博得心头尔许愁",表达了诗人愿意付出些许温柔来换取对方心中的愁绪,展现了深深的痴情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鹧鸪天·有忆》以月色、花影、灯火为背景,细腻描绘了离别之情,情感深沉,意境凄美。易顺鼎的词风独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妙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才情。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暗香.咏桂

碧云路永。叹夜深徙倚,瑶情难赠。

玉手捣霜,悟后狂香也飞定。

金粟堆中小立,从空际、飘来仙磬。

要耐得、水样寒宵,偷剪露黄冷。妆褪晓不整。

向一尺软波,独自窥镜。

怨蛾队暝,锁梦秋山古菭净。

开到淮天尽处,还怕有、骚魂私等。

又寂寂、凉吹晚,雀屏颤影。

形式:

疏影.前题

瑶华寄语。正碧山唤起,仙梦如雾。

剪碎秋心,寸感难销,微熏冷麝悽苦。

金风翠雨全身湿,浑不见、花魂来处。

待问他、小谪根由,头白广寒宫女。

惆怅蛛丝藓砌,嫩凉过几日,霜讯飘羽。

一角蟾天,似有低鬟,悄倚县香幽树。

残烟剩水年芳在,算错向、影娥池住。

自甚时、都没行踪,付与暗尘为主。

形式:

金缕曲三首(其一)

风雪呼安道。记那日、孤舟感事,江花江草。

细雨春寒渔村路,一幅移家画稿。

曾几上通天台表。

水火干戈中出入,只文章、血性真奇宝。

从虎口,发高调。吉光片羽休嫌少。

得良朋者般珍重,墨痕都笑。

但使今生逢知己,那怕三生潦倒。

毕竟是才人命好。

三复遗编三太息,有吴门、暗泪苏门啸。

幸不共,劫灰扫。

形式:

金缕曲三首(其二)

往事君休道。甚模糊、一分戎马,一分烟草。

唱罢南朝家山破,乐府焚翻旧稿。

猛回首乱离江表。

无限少陵身世感,向啼鹃、洒涕谈天宝。

已略变,盛唐调。云萍散后音书少。

犹彷佛围城歌哭,朋尊欢笑。

三十年来文字饮,幻得风颠月倒。

总不似皖公青好。

问讯竹寒沙碧宅,怕骚魂、容易秋坟啸。

花落也,有谁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