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董用之

怪底年来懒下帷,似嫌榜尾姓名题。

一枝自谓乌难借,百里谁知凤肯栖。

颇讶生前徒强项,未应老后不然脐。

试将点检平时友,太半佳城在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对友人董用之的缅怀之作,通过董用之的遭遇,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怪底年来懒下帷,似嫌榜尾姓名题”,以董用之的“懒下帷”暗示其对社会名利的淡漠,似乎是对榜尾姓名的不屑,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颔联“一枝自谓乌难借,百里谁知凤肯栖”,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一枝”自比,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赏识,而“百里”则象征广阔的世界,却无人知其才能如凤凰般珍贵,暗含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悲凉。

颈联“颇讶生前徒强项,未应老后不然脐”,表达了对董用之生前坚持自我、不屈服于世俗的赞赏,同时也对老去后命运变化的惊讶与反思,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尾联“试将点检平时友,太半佳城在马蹄”,以“点检”表示回顾,指出在董用之生前的朋友中,大多已逝去,他们的墓地散布在马蹄所至之处,既是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用之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友情、才华与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苦短、世态炎凉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用之次韵复荅

小斋飘雨注风帷,门外青山困品题。

足蹑尽知齐是假,胆尝争柰越犹栖。

任教别后书盈箧,嬴得年来气暖脐。

聊与老农歌帝力,一缸村酒荐豚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夜雨(其一)

元气淋漓彻九垓,那消掩耳一声雷。

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

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

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雨(其二)

夜半天公号令催,即时惊起阿香雷。

须知稼穑艰难甚,谁把阴阳燮理来。

不使魃为周地虐,定应龙自葛陂回。

邻家酒熟留连客,聊与愁人共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雨(其三)

化工宁许著诗催,平地俄惊失箸雷。

行雨梦从巫峡断,为霖人自傅岩来。

老农学稼无多力,太史书年有几回。

爱酒陶家才种秫,何如共此即时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