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其二)

夜半天公号令催,即时惊起阿香雷。

须知稼穑艰难甚,谁把阴阳燮理来。

不使魃为周地虐,定应龙自葛陂回。

邻家酒熟留连客,聊与愁人共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夜雨(其二)》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暴雨的情景,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首句“夜半天公号令催”,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天空中仿佛有天公下达命令,催促着暴雨的到来。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接着,“即时惊起阿香雷”一句,将雷声比作阿香(传说中的掌管雷电的神),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的震撼力,进一步渲染了暴雨来临的氛围。

“须知稼穑艰难甚,谁把阴阳燮理来。”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农业和自然秩序的思考。诗人提醒人们,农业生产是多么艰辛,而维持天地间的和谐平衡又是多么重要。这里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思。

“不使魃为周地虐,定应龙自葛陂回。”这两句诗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担忧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其中,“魃”是古代传说中的旱神,而“龙”则是水神的象征。诗人希望自然界的灾害能够得到控制,恢复天地间的平衡。

最后,“邻家酒熟留连客,聊与愁人共一杯。”诗人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通过邀请客人饮酒这一行为,展现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寻求慰藉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既是对前文自然现象的诗意回应,也是对人间温情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夜雨(其三)

化工宁许著诗催,平地俄惊失箸雷。

行雨梦从巫峡断,为霖人自傅岩来。

老农学稼无多力,太史书年有几回。

爱酒陶家才种秫,何如共此即时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用之请还公府用韵拒之

□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

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

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

杨雄禄位谁能动,姑为侯巴草太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吊刘伯祥

记曾林下见臞仙,惆怅红尘未断缘。

不惮广文寒处坐,屡逢元亮醉时眠。

难逃辰巳贤人岁,有负齑盐太学年。

落落天才无地用,却还英气与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伊阙鸂鶒堂(其一)

千年古道入荒城,破屋颓垣一聚尘。

天地如何收险阻,山川犹觉露精神。

馀波禹贡朝宗水,习俗周南既醉人。

把酒西风无限兴,黄花时节对嘉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