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雨(其二)》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暴雨的情景,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首句“夜半天公号令催”,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天空中仿佛有天公下达命令,催促着暴雨的到来。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接着,“即时惊起阿香雷”一句,将雷声比作阿香(传说中的掌管雷电的神),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的震撼力,进一步渲染了暴雨来临的氛围。
“须知稼穑艰难甚,谁把阴阳燮理来。”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农业和自然秩序的思考。诗人提醒人们,农业生产是多么艰辛,而维持天地间的和谐平衡又是多么重要。这里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思。
“不使魃为周地虐,定应龙自葛陂回。”这两句诗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担忧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其中,“魃”是古代传说中的旱神,而“龙”则是水神的象征。诗人希望自然界的灾害能够得到控制,恢复天地间的平衡。
最后,“邻家酒熟留连客,聊与愁人共一杯。”诗人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通过邀请客人饮酒这一行为,展现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寻求慰藉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既是对前文自然现象的诗意回应,也是对人间温情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