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秦君亭

昔只为吟隐,偶然依佛居。

路逢阴壑尽,云抱晓岩虚。

亭在因人重,山深与世疏。

倘怀名利念,到此欲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从前只为吟咏隐居,偶尔才靠近佛寺居住。
在路上遇到幽深的山谷,云雾缭绕着清晨的岩石显得空旷。
亭子的存在是因为人的重视,而山林深处与世隔绝。
如果心中还有名利的念头,到这里会怎么想呢?

注释

昔:从前。
为:为了。
吟:吟诵。
隐:隐居。
偶然:偶尔。
依:依靠。
佛居:佛寺。
路:道路。
逢:遇到。
阴壑:幽深的山谷。
尽:尽头。
云抱:云雾环绕。
晓岩:清晨的岩石。
虚:空旷。
亭在:亭子的存在。
因:因为。
人重:人的重视。
山深:山林深处。
与世疏:与世隔绝。
倘:倘若。
怀:怀着。
名利念:名利之心。
到此:到这里。
欲何如:会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圆悟所作的《题秦君亭》。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昔只为吟隐”表明诗人曾经因为追求诗歌创作而选择隐居,接着“偶然依佛居”暗示他后来选择了佛教作为精神寄托。诗中“路逢阴壑尽,云抱晓岩虚”描绘了山中幽深宁静的景象,阴壑和晓岩的空旷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亭在因人重,山深与世疏”进一步强调了亭子的存在是因为人的重视,而深山的僻静则远离了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倘怀名利念,到此欲何如”,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如果心中仍有名利之念,面对这样的环境会作何感想,暗示出对于名利之心的否定和对清静生活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君亭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30)

释圆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胡教授山庵见访归韵

因赴山中约,归途带暝痕。

禽声沉众树,人影背孤村。

雾起寒城里,江流古岸根。

行吟多得句,知欲与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海云阁

天风来海门,惊浪作飞雨。

岸云过已尽,陇树青可数。

挂帆鸥鸟外,清吟正凝伫。

欲去犹未能,渔灯粲烟渚。

形式: 古风

游清源洞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

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

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

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

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

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

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

疏烟生墟落,远水浮汀洲。

朝斗空坛在,升仙往事悠。

倚阑吟未就,归屐少迟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独怜万木凋零后,屹立风霜惨澹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