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穆挽诗四首(其四)

自出公门下,常蒙礼意勤。

相看如子姓,交政为郎君。

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

何时高冢上,永日哭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自从离开官府,常常受到他们殷勤的礼遇。
彼此相待如亲人,共事如同郎君一般。
每次期待着进入中书省,却忽然听到远方传来不幸的消息。
何时能在这座高高的坟墓上,长久地哭泣在寒冷的云天之下。

注释

自:从。
出:离开。
公门下:官府。
常:常常。
蒙:受到。
礼意:殷勤的礼遇。
相看:彼此相待。
如:如同。
子姓:亲人。
交政:共事。
为:作为。
郎君: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每望:每次期待。
中书入:进入中书省。
俄:忽然。
惊:惊讶。
远讣:远方的讣告,指不幸的消息。
何时:何时能。
高冢:高高的坟墓。
永日:长久地。
哭:哭泣。
寒云:寒冷的云天。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离世深切哀思的挽诗。开篇“自出公门下,常蒙礼意勤”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他们在生前总是受到礼遇和关心。

接着,“相看如子姓,交政为郎君”表明故人与诗人之间的关系亲近,如同兄弟一般,共同处理朝政,情谊深厚。"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思念,每当看到官府的文书传入,就会突然想起远方的消息,感到惊喜交加。

最后,“何时高冢上,永日哭寒云”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永久哀悼之情,希望能在高大的坟墓前长时间地哭泣,直到寒冷的云天都被自己的悲痛所感动。这不仅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生命无常和人世间悲欢离合深刻体验的抒发。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吕惠穆挽诗四首(其三)

忆在南邛日,家君此忽亡。

公时帅本道,力为济归丧。

贱息将何报,深恩不可忘。

如今每念及,惟有泪浪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吕惠穆挽诗四首(其二)

帝御皇图后,公居右府时。

开陈诸议论,感发止嗟咨。

自此倾宸眷,方将正宰司。

胡为便沦谢,天意固难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吕惠穆挽诗四首(其一)

文靖登庸久,朝廷政教隆。

相门无或议,子舍有如公。

恩泽非徼幸,官荣悉治功。

至今清论在,常满缙绅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安仁道中早行

行马江头未晓时,好风无限满轻衣。

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队飞。

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鱼艇隔湾归。

此间物象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