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寺僧房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窗户的影子摇动着周围的树木,墙边的阴影仿佛承载着一座山峰。
野外的炉火随风自然燃烧,山中的水碓无需人力就能舂米。
勤奋学习反而发现自己有所谬误,做了官却渴望闲适不愿劳碌。
高僧在黄昏后便隐而不见,月亮升起时只能听到悠远的钟声。

注释

窗影:窗户投射出的影子。
摇:晃动。
群木:周围的树木。
墙阴:墙边的阴影。
载:仿佛承托。
野炉:野外的炉子。
风自爇:风自然使之燃烧。
山碓:山中的水碓,一种利用水流力量舂米的设备。
水能舂:水流自行驱动舂米。
勤学:勤奋学习。
翻知误:反而认识到错误。
为官:担任官职。
好欲慵:更愿意慵懒。
高僧:修行高深的和尚。
暝不见:天黑后就看不见了。
月出:月亮升起。
但闻钟:只听到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两句通过对光线和树木、墙壁与山峰关系的刻画,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感的空间氛围。诗人似乎在通过这静谧的环境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两句则描写了寺庙内日常生活的一角,展示了僧人们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存之道。"勤学翻知误,為官好欲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学习的态度,以及对为官做事的看法,显示出一种追求真理与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最后两句"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则是对寺庙中高僧修行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未能见到高僧,但听到夜晚寺院钟声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心灵导师的敬仰,以及在夜深人静之时,那钟声所带来的宁静与安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中寺庙的自然美景,更通过诗人的内心活动和生活片段,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题永乐韦少府厅壁

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

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

故人是邑尉,过客驻征轩。

不惮烟波阔,思君一笑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新乡王釜厅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虢州西楼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

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

愁来无去处,祗上郡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沣头送蒋侯

君住沣水北,我家沣水西。

两村辨乔木,五里闻鸣鸡。

饮酒溪雨过,弹棋山月低。

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