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历

凤历从天下,千官列陛前。

青阳壶史奏,黄帕侍中传。

周礼存颁朔,尧书重纪年。

白头供奉里,惭愧得春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朝廷在新年之际颁布历法的庄重仪式。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中的宏大场面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凤历从天下”,开篇即以“凤”喻历法,象征着吉祥与权威,仿佛凤凰自天而降,带来了新一年的历法。这一句既点明了主题,又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美好的氛围。

“千官列陛前”,描绘了众多官员整齐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上,准备参与这一重要仪式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朝廷的威严和秩序,也暗示了历法颁布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青阳壶史奏,黄帕侍中传”,进一步描述了仪式的进行。青阳代表春天,壶史是掌管历法的官员,他们正在宣读新的历法内容;黄帕侍中则是负责传递诏书的官员,他们的动作庄重而有序。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历法颁布的庄严过程。

“周礼存颁朔,尧书重纪年”,这里引用了古代的典故,强调了历法颁布不仅仅是时间的更替,更是对传统礼仪和历史传承的尊重。周朝的礼制、尧帝的纪年方法都被融入其中,体现了历法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白头供奉里,惭愧得春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参与这一仪式的感慨。作为白发苍苍的供奉者,能在新年到来之前得到历法的恩赐,感到既荣幸又惭愧。这种情感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谦逊表达,也是对历法及其背后深厚文化意义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历法颁布仪式的庄严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西苑诗十首(其一)万岁山

日出灵山花雾消,分明员峤戴金鳌。

东来复道浮云迥,北极觚棱王气高。

仙仗乘春观物化,寝园常岁荐樱桃。

青林翠葆深于沐,总是天家雨露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西苑诗十首(其二)太液池

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

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

玉蝀?蜷垂碧落,银山缥缈自寰瀛。

从知凤辇经游地,凫雁徊翔总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苑诗十首(其三)璚华岛

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

古来漫说瑶台迥,人世宁知玉宇寒。

落日芙蓉烟袅袅,秋风桂树露团团。

胜游寂寞前朝事,谁见吹箫驾綵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西苑诗十首(其四)承光殿

小苑平临太液池,金铺约户锁蟠螭。

云中帝座飞华盖,城上钩陈绕翠旗。

紫气曾回双凤辇,青松犹有万年枝。

从来清跸深严地,开尽碧桃人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